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聚焦 > 正文

徐艳玲教授在山东社科论坛上作主题发言

发布日期:2011年12月23日 11:08 点击次数:

  [本站讯]12月20至22日,山东社科论坛——2011年山东省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在青岛科技大学举行。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徐艳玲教授作为获奖作者参加论坛,并作了“建立马克思主义传播学的深层意蕴”的主题发言。
  徐艳玲教授的发言从当下人们的信仰现状切入,结合自己的研究,从全球化的视角对中国共产党90年的心路历程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她认为,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是中国被迫进入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则是中国共产党人较为主动、渐进、全面、深入、理性地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历史,由此构成了一幅纷纭复杂、由淡至浓的历史画卷。从中,不仅可以透视出中华民族在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面前从被迫回应到主动回应、从自然发展到自觉建构的复杂心路历程,而且可以折射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的奋斗目标。
  在此基础上,徐艳玲教授强调,马克思主义不是不能讲,而是怎样讲。关键是不能把活的东西讲死了,而是要把活的东西讲活。为什么当年那些红军的歌曲那么打动人?为什么方永刚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讲解那么受欢迎?其中人们喜闻乐见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是一个重要原因。鉴于此,徐艳玲教授倡导建立马克思主义传播学。她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的意识形态,要成为全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普遍信仰,要实现人们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特别是情感认同,只有通过科学的传播才能成为现实,其深层意蕴在于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牢牢置于科学性的基础之上,系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并创立一种把马克思主义转化为现实的精神生产力的机制。通过这种机制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科学传播,使马克思主义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不仅征服年轻人的心灵,而且走进老百姓的心坎里,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基因。这对于我们党来说,将会是很大的精神生产力。
  最后,徐艳玲教授提出了建立马克思主义传播学的一些具体构想,如“以人物故事讲马克思主义”,设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程”等。在传播方式上徐艳玲教授提出的“食盐说”引起与会专家学者的广泛兴趣,她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就像食盐一样,有时只需要一点点,放到色、香、味俱佳的菜肴当中,让人们不知不觉地吃下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功效就在里面了。此外,徐艳玲教授还向大会介绍了近年来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学方面所做的研究情况和已取得的成果。
  徐艳玲教授的主题发言以独特的视角、独到的观点和从容的演讲风格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可。她提出的建立马克思主义传播学的构想引起了与会者极大的兴趣和关注,这一新观念的提出也为今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拓展了新的思路,开辟了新的领域。
  本次论坛的主题为“繁荣社会科学,助推十二五开局”。来自全省社科界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

【供稿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王叶林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红岩 柏霖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