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聚焦 > 正文

北大王铭铭教授做客哲社学院谈民族志

发布日期:2011-11-29 14:57:18 点击次数:

  [本站讯]11月27日,作为庆祝山东大学哲社学院人类学系成立系列活动之一,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王铭铭教授作了题为“关系结构下的民族志”的学术报告。
  王铭铭教授首先表达了他对山大人类学系成立的祝贺与期望,接着回顾了人类学学科的发展史,共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海外人类学家对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人类学创建时期的反思与批判;二是西方主流人类学对自己学科创始者方法论体系的批判。王铭铭教授指出,当前中国的人类学研究仍处于发展和上升阶段,在理论体系及方法应用上仍需不断批判完善,体现时代性与创新性。当今世界是一个关系更为密切的世界,人类学不应该只注重民族志内部逻辑,而更应该关注其研究对象与另一单元在更大社会背景下的关系。
  接下来,王铭铭教授结合自身研究与经历重点阐述了关系结构视野下的民族志,共分为四大部分:一是前后关系,即重视前后社会体系之间的关系,每一个社区社会都是不断再生重建的,不能简单地用现代与传统的标签将他们隔离开来。王铭铭教授还举例谈到庙的重建,他认为,1980年在全国各地出现的庙宇重建热潮是中国改革开放史的一个核心,庙的重建代表着当代的实践。二是左右关系,即在研究中如果聚焦于一个共同体内部,要看到同一个共同体内在的差异。以中国为例,中国自古就有男左女右的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既定的政治与思想形态,男性与女性因为左右位置的不同分别被赋予不同的权利与地位,并相互交流对话甚至斗争。三是上下关系,即任何社会中都存在着普遍的等级制度,正如建筑物有高有低,人物有大有小,当今社会是一个等级构成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的上下代表着着权利与地位的高低。即使再偏远地区的文化也具有外向性,通过对外的依赖形成一种对“上”的敬仰。最后是内外关系,他认为,没有一个共同体不是生活在所谓的“内外关系”之中,内部的在生产依赖于外部的作用。他以研究村庄中的民间宗教为例,指出在研究中“不能单只研究它固定于当地的那个‘社’祭的仪式,还要研究“会”,即人们怎么结盟、怎么通过仪式来串连沟通,更要研究这些村子广泛存在的朝圣仪式。报告最后,王铭铭教授与在场师生互动,就报告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王铭铭,英国伦敦大学人类学博士,当代中国著名人类学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文学人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类学评论》主编、英国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国际编委,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多所著名大学特聘教授。曾获2001年度教育部青年教师奖和2003年度国家图书奖。代表著作有:《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1997),《逝去的繁荣》(1999),《西方作为他者》(2007),《中间圈》(2008)等。另在中外文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要研究方向和兴趣领域包括社会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社会文化理论、海外民族志、中国社会与文化研究、宗族与宗教研究等。
  \ \
  相关链接:
  张海洋教授谈社会发展史到文化生态学

【供稿单位:哲社学院    作者:文/付一丹 图/王波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红岩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最新发布

新闻排行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您是本站的第:64104994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