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网报道山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发布日期:2013年05月13日 17:40 点击次数:
[本站讯]5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一线采风栏目以“山东大学开展特色心理教育活动推进心理健康普识工程”为题重点报道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推进心理健康普识工程是山东大学大部制改革后,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重点推进的工作内容。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注重加强队伍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其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新辅导员上岗必须参加心理培训,任职三年后必须取得心理咨询或就业指导专业资格证书。目前,80%的辅导员已取得心理咨询师证书。此外每年有300余名辅导员通过参加校内外培训、教学研讨等形式提高工作水平。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还组建了“辅导员成长之家”,以帮助辅导员实现个人成长、素质提升和工作交流,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注重创新工作模式,覆盖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采用123工作模式,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是由心理咨询中心专兼职教师负责培训研究生辅导员,每年在研究生入学教育时开展的一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2”是每年举办的两次大型研究生名师心理健康讲座活动。“3”是每学期由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职教师带领举办的三次心理沙龙活动。同时,丰富活动载体,打造心理教育品牌工程,开展丰富的活动加强对全体学生的普及教育。对新生,提供“六个一”助跑工程,即“听一场适应性讲座;参加一次团体活动;开展一次心理测评;建立一份心理档案;收到一本心理健康知识手册;观看一场大型心理健康教育展览”,帮助他们为大学生活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对毕业生,打造“毕业生起飞工程”,对其进行团体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感恩母校。另外,开展特色教育,抓好特色课程和团体辅导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形成了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核心,《成功人际交往》、《大学生恋爱成长》、《研究生人际沟通艺术》等十多门训练课为补充的特色课程体系,通过案例讲解、行为训练等形式,帮助学生获得实用的心理预防保健知识,以此构建起特色团体辅导体系,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每年还对四万多名学生开展180多场“走进心灵”讲座,对不同年级学生分类指导,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人格。此外,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还设计了提升性辅导、发展性辅导和矫正性辅导3大类13个训练方案,每年开展新生适应辅导、毕业生感恩辅导和重大事件后团体辅导等50余场。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加强分类引导,紧抓危机预警和跟踪工作,建立心理危机会诊制度和危机监护体系,对危机个体及时联系家长,由临床专家进行危机风险评估,根据评估情况进行入院、在校或回家治疗,并严密做好学生监护工作,实现了危机工作“重在教育、强化防护、责任到人、处理到位”;构建“预警、干预(咨询)、跟踪、反馈”四位一体的服务体系,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全面普及的基础上实现对重点学生的关注和指导,更有效地完善人格,减少危机。
【供稿单位:学生就业与发展指导服务中心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作者:李娟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岳卉 莉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