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2013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五十周年纪念日。五十年来,雷锋精神被不断传承弘扬,并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元素。为了实现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长期抓,积聚道德正能量,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氛围,历史文化学院在3月正式启动“学雷锋常态化长期抓,聚正能量实现‘中国梦’”系列主题活动。
爱心义卖,雷锋是勤劳付出
勤俭节约不仅仅是雷锋精神的内涵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要求。为恪守勤俭美德,树立节约意识, 2012级考古学专业的同学将举办“爱心无限,快乐奉献”义卖活动,号召全班学生将闲置的物品(衣物、书籍、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或自制工艺品进行义卖,为爱心助学募集善款。在倡导勤俭节约的现代社会,将雷锋精神与时下社会精神相结合,既是对雷锋精神的创新性拓展,也是在生活中践行雷锋精神的重要表现。
志愿服务,雷锋是热情奉献
刚刚出版的《雷锋精神学习读本》全面阐释了雷锋精神的主要内涵和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意义。而“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这一句话更是让无数志愿者以此为精神守则,坚定地走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2012级历史学专业班级将组织青年志愿者活动,清理校园垃圾,倡导“生态校园”,并在此过程中就“生态校园”建设举行讨论会,倡导资源节约。与此同时,2012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同学将进行“学习雷锋,尊老爱幼”的活动,分别走进敬老院和福利院,为老人和儿童送去祝福、带去问候,同时走进民工子弟小学传播知识,“用关爱驱走孤独,让知识改变命运”,以实现老人与孩子每个人心中的梦,在全社会传递“正能量”。
助人为乐,雷锋是助人助己
大力弘扬雷锋的崇高思想和坚定信念,就要弘扬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历史学院2012级研究生将开展“走进资料室”的卫生打扫活动,走进学院资料室、报刊室,帮助老师整理图书、报刊。2010级考古学专业的同学则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开展“学雷锋——敬业乐业”的活动,同学们将整理考古实验室、分类归纳贝壳与骨头、整理动植物标本,清洗考古实物等。助人为乐以“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为理念,充分体现着广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这是雷锋精神在新时期的发展和延续。
锐意进取,雷锋是创新提升
随着时代的发展,雷锋精神更添丰富内涵,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将雷锋精神与时代相结合,是雷锋精神提升的重要表现之一。为学习雷锋精神,努力实现“中国梦”,2010级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将召开以“我与雷锋找差距——告别缺点,发掘优点”为主题的讨论会及其他学雷锋活动,并组织开展“续写雷锋日记”的日记体征文比赛。2010级档案学专业的学生则计划开展主题为“我身边的雷锋”微博征集活动,通过微博分享身边的感人事迹,传递爱与奉献的精神,以期将瞬间的感动化为永恒,将短暂的温馨铸成长久,形成网上网下、相互衔接的助人为乐模式。
与此同时,历史学院将以“凡人歌”为主题策划活动,将镜头对准基层山大人,以那些在平凡岗位上为实现“中国梦”、“山大梦”而挥洒汗水的人为主体,将那些平凡却又感动的事迹在五一前夕结集展出。学院还将继续组织“学雷锋小品大赛”,运用文艺形式传播雷锋精神,以响应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精神。此外,学院还计划以党史研究会为载体组织学院全体党员开展“服务老教授”系列活动。
学习雷锋活动,既要常态化又要长期抓。在新形势下深化学雷锋活动、弘扬雷锋精神,历史学院将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追求,集聚道德建设正能量,引领社会进步新风尚,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