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2月20日,山东大学第二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决赛在中心校区邵逸夫科学馆报告厅举行。经过激烈角逐,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刘磊获得一等奖,文学院本科生杨瑞和软件学院研究生孙文泉获得二等奖,法学院本科生王博宁、材料学院研究生康鲁浩和软件学院研究生孙文泉获得三等奖,另有二十八名学生获得优胜奖,法学院、文学院、历史学院、软件学院、材料学院和公卫学院等获得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今年的比赛呈现出三个鲜明特色:一、突出指导性和应用性,选手能力全面提升,比赛场面精彩纷呈。决赛采用百分制,流程分为选手VCR展示、职业生涯规划主题陈述与现场答辩三个环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每一个环节设计都尽量突出选手的个人特质和能力素养,展示陈述答辩环环相扣,为选手们打造了一个展现魅力创新思维的舞台。各位选手在比赛中各出奇招,竞争激烈,评委们在认真倾听和分析后提出相应的问题,选手们则沉着冷静,机智巧妙地应答。选手们纷纷表示,通过大赛锻炼了表达交流合作能力,拓展了思维空间,提升了职业意识和职业规划能力。二、突出创新性和品牌性,大赛筹备、指导到位。为了给同学们带来一场高水准的比赛,山东大学职业发展联盟与山大就业记者团创新思路,集思广益,对比赛形式、比赛内容、比赛流程等各方面展开细致的研究。他们充分发挥自身来自学生群体的优势,利用学生就业与发展指导服务中心的平台优势,制定了详细的比赛内容。比赛中,联盟的工作人员认真负责地承担着引导观众、维持秩序、环节计时等工作,为大赛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保障。三、突出引导性和教育性,大赛反响热烈,辐射效果显著。现场观众普遍表示,这是一场精彩的比赛。哲社学院研究生丁吟青说,观看了这场比赛才知道职业生涯规划这么重要,表示自己一定要好好规划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文学院学生胡培真说,各位选手的职业生涯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规划出来的,表示自己将不断参与专业实践,认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学生就业与发展指导服务中心主任朱德建在致辞中要求同学们拥有三个认识:一是认识当今的社会和经济形势,把握大环境;二要认识自己的职业期望,将期望与时代结合并加以调整;三要认识到就业时效性,要锻炼自己在进入社会后可以快速、迅捷地融入工作的能力。他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校园招聘,认真规划职业生涯,将自己的理想与梦想通过合理的规划得以实现。大赛邀请了北京时代锦程教育(集团)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青年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专家郝杰,山东能源集团人力资源部(党委组织部)副处长李新,浪潮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苏玉玲,济南神州数码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王莹,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哲社学院马广海教授,管理学院孙卫敏副教授,学生就业与发展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王铁英担任评委。评委郝杰和马广海希望同学们可以更加关注细节,更加注重软实力的提升,增长分析、推理等通识才能。近三百名师生在现场观看了比赛。
本次大赛由山东大学学生就业与发展指导服务中心主办,学生职业发展联盟承办。大赛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择业观和就业观,从观念、心态、知识、技能等方面做好应对就业竞争压力和职场挑战的全面准备。山东大学300余名学生参加了本次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