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大人物 : 正文

  •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

育人与科研并重 热爱与理性同行

发布日期:2012年02月07日 16:43  点击次数:

\
  [本站讯]丛亚平,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通讯鉴定专家、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专家、全国外经贸从业人员职业资质认证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翻译协会常务理事、济南市翻译协会副会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新世纪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编委、《中国俄语教学》杂志编委、黑龙江大学《当代中国俄语学术名家文库》编委、北京大学出版社《21世纪专业俄语教程》编委等职;2011年5月获得国际俄语教师联合会“普希金奖章”。
  在40年与俄语朝夕相伴的日子里和3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丛亚平教授兢兢业业,不求名利,认真求索,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中,为山东大学俄语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以青春诠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丛亚平教授总是这样跟学生们说。自1974年毕业至今,她一直从事俄语语言文学教学工作,也同时将其对外语教育事业的热爱传授给一届又一届的学生。
  她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导,力求把学生培养成个性化的高水平外语人才。在本科教学中,她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对学生要求严格。在研究生教学中,她注重锻炼学生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耐心地学习指导、能力开发与引导。丛亚平教授每学期每周平均近10个学时,历年教学效果优异,曾被评为山东大学教学名师,获得山东大学首届“柯利德奖教金”、山东大学优秀教学奖等。
  丛亚平教授平易近人、生活质朴,很多的时候更像是学生们的大朋友。在课堂上,她的妙语连珠让学生们笑声不断。“学习从来就应该是一件开心的事”,学生们一直这样评价她的课。在生活中,她爱称学生们“ребята(孩子们)”,在学生们的班会、晚会等各种活动中,也总能看到她的身影。她非常注重和学生的交流,经常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现状,耐心倾听每个学生心中的声音,告诉他们生活的真谛。对于底子薄弱的学生,她总是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耐心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从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长到可以信赖和倾心交谈的朋友,她都以其人格魅力感染着学生。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人生道路上,她都是学生们心目中的好导师。
  丛亚平教授还始终将青年教师的成长放在心上:向青年教师传授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一起探讨教学问题和教学方法,帮助设计课堂教学和制定教学方案,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修养和教学水平——俄语系“传、帮、带”的优良传统被不断发扬,团队精神也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凝聚。

以创新推动课改的步伐

  丛亚平教授根据外语专业教学的特点,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稳步提高教学质量,一直致力于教学法的创新,注重授课与实践相结合。多年来,她始终是山东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领军人物。
  针对国内高校俄语专业翻译教学落后的现象,丛亚平教授在翻译教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积极提倡“创新和实践互动以及先实践后结论”的翻译教学方法,革新翻译教学内容,编写高质量的系列翻译及相关教材;主持建设山东省高等学校《俄语翻译》精品课程。在她的带领下,山东大学俄语专业率先在国内俄语专业倡导和实践“课内外、校内外、海内外”三个内外结合的教学模式,开辟了翻译教学的教学与实践基地;率先在国内编写出版了不同类型的高质量翻译课教材——笔译、口译和名作赏析教材。
  在课程教学中,丛亚平教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条件和网络资源,及时收集不同专题的语言翻译资料,实行多媒体教学——在纸质课本的基础上,把某些翻译材料和言语训练材料随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为完善俄语专业翻译教学的整体结构,丛亚平教授最先在俄语专业开设“口译技巧与训练”、《口译实练》、《文学翻译欣赏》等课程,并率先建立了翻译课程网站,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园地,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其翻译教学改革成就受到了国内同行、专家的认同和高度赞扬。
  丛亚平教授十分重视国际合作和国际办学理念,积极开拓“海外学习经历”的路子,寻找途径与国外学校建立联系。在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下,2003年山东大学与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建立了友好学校关系,每年俄语专业的学生可以整班派到俄罗斯学校插班学习一个学期。自2004年起,两校合作关系发展顺利,合作层次由本科生合作培养上升为研究生合作培养。
  在一系列的创新举措下,俄语系教学改革捷报频传:丛亚平教授主持的教改项目《俄语专业口译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和《俄语专业翻译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三等奖;《<俄语翻译>课程建设与改革创新》获山东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以教学推动科研的进步

  山东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在丛亚平教授的带领下,着力突出以“俄-汉翻译”为方向的教学科研特色。
  在“围绕翻译特色,拓展研究方向”的基础上,丛亚平教授积极鼓励并支持青年教师参与科研项目的申报与立项,以完成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目标,大力培养和建设科研实力强、具有发展潜力、对内有凝聚力、对外有竞争力的科研梯队。2001年以来,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相继组建了“俄语翻译”和“俄罗斯学”两个科研团队。在丛亚平教授的带领下,《俄语翻译》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品牌专业等一系列重要科研项目相继获得,为山东大学俄语专业的科研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表彰丛亚平教授在俄语教学与科研方面的突出成就,2011年5月11日,在第十二届世界俄语大会上,国际俄语教师联合会主席柳•维尔比斯卡娅女士亲自向丛亚平教授颁发了“普希金奖章”。这是国际俄语研究推广领域的最高荣誉,主要颁发给世界各国对研究、推广俄语及俄罗斯文化做出杰出贡献的社会活动家、俄语教学研究专家和学者。此次全球获奖者仅4人。丛亚平教授此次获颁普希金奖章,是对其近30年从事俄语教学科研工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的充分肯定与褒奖,必将激励山东大学外语教育事业创造更大的辉煌。

【供稿单位:外语学院    作者:李霞 皮野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莉荔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