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大人物 : 正文

  •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

以教为乐授人以德

发布日期:2011年11月01日 11:25  点击次数:

  [本站讯]王小舒,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典文学研究所所长。历经“文革”,遭遇波折,求学路上多坎坷,他却常怀感恩之心;甘于清贫,守望学术,献身教育二十载,他依旧执著;因材施教,德才并重,教育学子以身作则。在教学和学术领域,他取得了多项荣誉,却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为人处事上,他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谦逊、和蔼、热心……
 
百感交集忆知青
  文化大革命爆发时,王小舒小学刚刚毕业。文革时期,全国上下闹革命,学校也不例外。学生忙着当红卫兵,写大字报,校园里安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王小舒就在这种氛围下读完了初中。1968年,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口号的号召下,王小舒和千千万万的知识青年一样,奔赴全国偏远地区的农村下乡插队。王小舒去的是东北一个贫穷的农村,在这个农村里,他待了八年。
  对于王小舒来讲,这个八年既是物质极端匮乏的八年,也是精神极度贫困的八年。当时,大部分书籍都在违禁之例,“合法”的书籍实在太少。然而,缺乏了“有字之书”的王小舒,却有了更多的时间去阅读生活这本“无字之书”。清苦的生活和繁重的劳动不仅强健了他的体魄,磨练了他的意志,而且让他学会了承受苦难。
  回忆往事,下乡插队的那段生活历历在目,而让王小舒最为难忘的是在插队过程中担任小学教师的一段经历。山村的小孩子吃不饱,穿不暖,缺少家庭管教,往往到处乱跑,很是调皮。小学的教师对这些孩子的教育往往是非打即骂,而王小舒却从中看出这些孩子在调皮的表面下隐藏着自然、天真、聪慧的本性。他用一些儿童读物将这些孩子吸引过来,并慢慢地进行辅导。随后,他惊奇地发现,这些孩子在作文中表现出的生动活泼、自然有趣超乎了他的想象。从这件事上,王小舒开始对教育进行思考:教师如何教育学生?
  恢复高考的消息像茫茫夜海上的灯塔,让王小舒这样的“老三届”们看到了前进的方向。“文革”十年让他们感到自己的青春偷偷溜走了十年。当高考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来临时,他们自然不会轻易放弃。然而,王小舒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问题:知识基础过于薄弱。从严格意义上讲,他只在小学阶段接受过正规教育。以这样的知识储备去参加高考,难度可想而知。然而,王小舒没有退缩,而是以更高昂的斗志和积极的心态去备战高考。他拿着高中教材一遍遍地向小学同事去请教数理化方面的知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挑灯苦读。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当年的高考中,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扬州师范学院,赶上了被他戏称的“末班车”。
  也许我们现在来看待这件事情是不可思议的,然而,对于他们这些经过了上山下乡种种磨难的知青们,又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渔洋相伴度半生
  大学毕业后,王小舒参加了工作。两年后,王小舒考上了山东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开始了自己的学术生涯。
  王小舒之所以报考山大,原因很简单。山东大学素以文史见长,而其中的“文”很大程度上指的是中国古代文学。另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冯陆高萧(冯沅君、陆侃如、高亨、萧涤非)齐聚山大,声名远扬。山东大学文学院自然成为对古典文学情有独钟的王小舒的首选。入学后,王小舒师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袁世硕教授。在袁世硕先生的指导下,王小舒阅读了大量典籍,并最终将清初文人王士祯作为自己的学术研究对象。
  王士祯,号渔洋山人,清初杰出诗人,康熙年间继钱谦益主盟诗坛,论诗主神韵说。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重要的诗人在建国以来并没有受到重视,甚至屡遭批判。因为建国以来,极左思潮笼罩文坛。运用阶级斗争理论来看,王士祯因创作大量山水诗,有逃离现实的倾向,没有凸显阶级斗争,与当时主流思潮相悖,属于批判的对象。这种观点在现在看来无疑是荒谬的,但在当时却无异于金科玉律。在这种偏见的背后,王小舒发现在王士祯这位文人身上大有文章可做,于是就开始了填补这项学术空白的工作。他没有运用建国以来盛行一时的阶级斗争理论,而是通过对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和诗论对王士祯的诗歌进行解读。经过不懈的努力,他陆续出版了《神韵诗史研究》、《神韵诗学论稿》、《王士稹诗选译》(合著)等学术著作。
  近年来,王小舒在对王士祯研究的基础上渐渐转向对其家族的研究。他对明清两代的王氏家族的文人及其家庭背景做了综合考察,发现王氏家族不乏有所建树的文人。王士祯诗文的背后有着一条家族传承的脉络。这就由点及线、及面,将学术研究领域大大拓宽了,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上生发出了学术增长点。这对清初的诗坛研究乃至山东文化的建设都是很有意义的。
  从研究生时期至今,王士祯伴随着王小舒走过了近三十年的时光。虽非同代人,但王小舒对王士祯再熟悉不过,恰如相知多年的老友。在对王士祯诗文的研究中,王小舒读到的不仅仅是这位文人的华章佳句,还更多地领略了这位传统文人身上可贵的人格: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古人对人格的修养和坚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王小舒,也逐渐影响到他的教学活动。
  王士祯虽为山东人,却在扬州有一段做官的经历;王小舒老家在扬州,但人生的大部分都在山东度过。两位相隔数百年的文人以这一种方式相遇,何尝不是一种缘分?

春风化雨育学子
  “教师不容易”,这是王小舒经常说的一句话。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对教师这个职业的一种诉苦,可只有真正了解王小舒的人才会真正懂得这句话的含义。这其中包含着王小舒对一个合格教师的界定:授课能力、培养方式、责任心……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对学生进行讲课,自身必须具有足够多的知识储备。然而,拥有足够学识的教师是不是就能教好学生?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这其中就涉及到了授课方式的问题。
  我国长期以来采取教师向学生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王小舒的早期教学中采取的也是这种方式。但他慢慢发现这种方式扼杀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他慢慢摸索、总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思路。概括来说,就是让学生解放思想,主动学习,形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以研究生教育为例,他往往用比较短的时间对一门课程进行概说,列出参考书目,并提供相关课题,让学生自主选择,定期限时主讲,教师、学生参与讨论。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摆脱了教师讲课内容对自己的束缚,而且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对某个专题做了深入的了解。对于学生来讲,这其实就是一个初步科研的过程。另外,参与讨论的学生也会从中受益。经过多年的实验,这种教学方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很多学生将自己主讲的内容整理成论文发表出来,还有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形成了毕业论文。
  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名正言顺。然而一个知识传授者却不能称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王小舒的教学生涯中,有件事情让他记忆犹新。1993年,王小舒山东大学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和当时所教的学生相处得非常好,经常和他们一块聊天、游玩。若干年后,这批学生参加工作后重返母校时告诉王小舒,当年上课的内容记不清了,而课下王小舒和他们聊天的情景却记得清清楚楚。这件事对王小舒触动很大,也让他产生了一种当年下乡插队做教师时相同的感受:无论学生处于什么年龄和阶段,都需要老师的关爱。关爱其实也是一种教育,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正因为此,无论王小舒有多么忙,他总会抽出时间和学生交流、谈心,给学生以无微不至的关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王小舒看来,这句话不仅仅说明教育不易,而且也指出了教育应该伴随和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不应随着学生走出校门而结束。很多大学生走出校门迈向社会的时候思想上会有很大的落差,这其实也正反映了当下大学教育存在很多缺失。大学固然要对学生传授知识,但并不能因此而放松对学生德育的培养。这种德育不仅要将学生培养成道德高尚的人,而且要教会学生承受现实的磨难,做一个有着健全人格的人。
  中国古典文学是有生命的,有力量的。这种生命和力量得益于古代文人的人格魅力。王小舒在讲课过程中,往往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和道德修养结合文学作品讲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无形之中接受精神的洗礼。

  三尺杏坛一生情
  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王小舒做了二十余年教师,他感觉很满足。
  这种满足不是物质上的满足,而是教师这个职业为他提供了一条自我完成、到达彼岸的途径。“做教师很快乐。我不能想象离开教师这个岗位我还能做些什么。”他这样说。这是一句简单而纯粹的话,不含半点杂质。他的二十余年的从教经历也确确实实践行了这句话。
  文革自不必说,即使文革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教师行业仍旧处于受人歧视的地位。收入低、地位低,王小舒身边的很多同事离开了教师岗位,去“下海”,去淘金。面对他人的怂恿,王小舒坚决不“下海”,依旧坚守在三尺讲台上,用粉笔去勾勒精神境界,用脚步丈量岁月。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教师地位也得到很大改善。很多教师禁不住名利诱惑,把教学当作副业,而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社会上去沽名钓誉,到处“走穴”。王小舒却依旧在讲台、书房里日复一日的劳作,用行动维护着师道尊严。
  山东大学迎来了110周年校庆。对于在山东大学学习、生活和工作了二十多年的王小舒来说,这注定是一个难忘的时刻。对于山东大学的未来,他是充满信心的:山东大学是中国目前学科种类最为齐全的高校之一,文科的传统优势自不必说,理科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都为把山东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计划奠定了基础。谈到学校的发展,王小舒也有着自己的看法:山东大学未来的发展首先要做到文理并重、两翼齐飞,对学生的培养应逐渐打破文理之间的壁垒;山大特色首先是优势学科的特色,走向世界一流首先是优势学科的一流,对于具有传统优势的学科,应该加大各方面的投入,提升其在国内乃至世界上的影响力;教师的梯队建设应放到重要的位置,人才的引进和青年教师的培养都应有一个详细的计划……
  谈及年龄,王小舒笑称自己不再年轻,但却不敢说自己老,因为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虽未具体说明要做些什么,但从他的人生经历中可以看出这一定与教育有关,与学术有关。颜渊曾这样形容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在王小舒的内心中,也应该有这样一种让他向往的境界吧。
  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生做好一件事。这句朴实的话或许是对王小舒人生最好的解释。

【供稿单位:校报    作者:杨其林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佳奇 亭亭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