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大人物 : 正文

  •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

著名学者温儒敏教授的山大情怀

发布日期:2011年09月20日 16:56  点击次数:

  [本站讯]9月1日,著名学者温儒敏来到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报到,受聘就任山大人文社科一级教授,成为山大中国语言文学学科首位获此殊荣的专家学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会长、原北大中文系主任,以其在学术上的地位,温儒敏教授即使退休后也仍是海内外高校关注的焦点,他为何尚在聘期之内便选择了山大?来山大之后,他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第一堂课讲什么?他对新同学有哪些建议……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温儒敏教授进行了专访,并追随着他一同走过了新学期的第一周。 
    我上中学的时候就知道山大这个响亮的名字 
  从春天开始,山大校园中就流传着这样一个消息:北大中文系的温儒敏老师要来山大了。对此许多人持怀疑态度,北大——山大,北京——济南,怎么可能呢?然而,当新学期开始,这一消息成为现实时,一个新的疑问迅即产生:温儒敏教授为什么选择来山大呢?
  翻开温儒敏教授的履历,会发现他的名字与三个地名有关:广东紫金、广东韶关、北京。广东紫金是他的籍贯;广东韶关是他1969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毕业后工作的地方;北京则是他读大学、硕士、博士,乃至工作的地方。他的名字从来没与山东大学联系在一起过,甚至是济南。“之前我从未来过济南”,温儒敏说。
  按照北大的规定,教授博导63岁退休,少数影响大的学科带头人可以适当延缓退休。今年65岁的温儒敏尚未完全退休,聘期也还没有到。但温儒敏觉得“北大的教授比较多,适当流动一下很正常,虽然学校很照顾我,但不好老是占着在职的名额”。当然,以他的身份和学识,退休后无疑仍是国内外知名大学高度关注的人物。温儒敏透露,以前也有一些学校请他去,包括海外一些学校,但自己都没有去。“南方或海外有些学校待遇比这里更好,但我岁数比较大了,生活也可以,不图这些东西。”
  温儒敏说,之所以选择山大,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他在北大的工作可以告一段落了;二是山大是一个很好的学校,学风淳厚,是学术重镇,也是他年轻时很向往的学校。“我上中学的时候就知道山大这个响亮的名字”,温儒敏这样说。而另外一个不能忽略的原因,则是济南离北京比较近,“坐高铁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因此,尽管之前没有来过济南,他还是选择了山大,“当山大文学院院长郑春教授给我联系,热情邀约我来山大,我几乎在第一时间就决定了。这里学风淳朴,人很热情,也许我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再做点工作,于是就来了。” 
    第一印象:山大学风淳厚,也比较大气
 
  温儒敏教授极为认真和敬业。报到之后,他和夫人先安顿好自己在山大的家,整理好学院特别配备的一级教授办公室,然后便一一走访了学院的每间办公室,熟悉老师,了解工作。
  谈到对济南和山大的第一印象,他说:“因为我刚来没几天,还没有出去走走看看。但是感觉山东大学挺好的,学风淳厚,也比较大气,校园里很多学生在读书。以前给这里研究生作过一次讲座,感觉这里学生比较好学,水平不错。”
  “老师的主要职责就是教学”,温儒敏谈到,看一所学校的水平,主要看培养学生的程度。对于山大关于“培养中国最优秀本科生”的提法,温儒敏表示“非常认同”。
  为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从去年开始,山东大学提出把兴隆山校区打造成通识教育基地,对此温儒敏表示赞赏。他认为,通识教育非常重要,人才培养有规律,不能全都奔着职业化训练。所谓“基础性训练”,其中一部分就是培养学习的习惯、读书的习惯、思考的习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能力光靠本专业技能的培养是不足的,需要接触人类文明最精粹的部分,要让自己带着生命的体验过一遍,充实自己的精神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讲,理科、文科学生都需要一些基本的素养,需要读一些最基本的书,读一些经典。
  温儒敏谈到,山大有非常好的传统,跟北大也很有渊源,许多在山大工作的先生原来也在北大工作过。比如,山大在青岛时候的中文系主任杨振声,就在北大中文系当过主任。
    第一件事:给本科生开课 
  “今天在知新楼遇到温教授了”,文学院大四学生李莎告诉记者。李莎说,以温教授的学术地位,来山大应该是承担学术任务,估计本科生很难见到他。然而,温儒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他来山大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本科生上课。
  “这个学期就开课,而且是本科生的大课。”温儒敏告诉记者,这是他来之前与学校接洽时就提出来的。“我在北大差不多30年,连续的,几乎每隔一个学期,最多两个学期,都要给本科生上课,已经成了习惯。”资料显示,1984年已经留校任教3年的温儒敏继续师从王瑶攻读博士研究生,成为北大中文系第一届博士。从那时起,他的人生便没有偏离过教书育人这个轨道。即便是后来担任了北大出版社总编辑、北大中文系主任,还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等职务,他依然坚持给本科生上基础课。
  郑春介绍说:“为了上好山大第一学期的课,温老师与夫人在暑假期间就定居山大,并在炎热的夏季把大量书籍从北京的家中运来济南。”新学期开学第二周起,温先生就给中文系大三本科生讲授《现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选这门课程的学生很多。从2012年开始,温先生将在文学院招收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
    第一堂课:鲁迅小说的底色和基调 
  9月13日上午,温儒敏开始为山东大学2009级文学院本科生讲授《现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课程。郑春在介绍情况时说,学院的历史注定要记住今天这个日子,我们的一级教授温儒敏先生来山大报到后的第二周就开始给本科生上课。
  课堂上,温儒敏首先介绍了课程概况、教学计划和学习方法。他说,这门课程是专门为中文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带有专题研究性质的专业限选课,对包括鲁迅、郭沫若、茅盾在内的十余位具有代表性的现代作家作品进行深入性的专题研究。温儒敏告诫学生,学习要以读原著为主,至少读三遍,即快读——了解原著的概况;系统读——全面、系统掌握原著;研究性读——对重点、关键、疑问等边读边研究。要珍惜自己的阅读感受,通过对照课本上的导读和相关评论,形成自己对于作品的整体认识和新认识,并学习用自己的语言高度概括作品,最终将厚书读薄。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温儒敏介绍了中国文学巨匠鲁迅的作品,结合鲁迅先生的人生经历和创作背景,通过对《呐喊》和《彷徨》两部作品的高度提炼,深入剖析了其创作风格和作品特点,清晰地勾勒出了其小说创作的“底色和基调”,系统展现了鲁迅先生作品高超的“结构和语言艺术”,进而挖掘出了其小说的创作灵魂。
  山东大学教务处处长王仁卿聆听了温老师的课程并作点评。他表示,温教授研究性和启发式高度融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对学术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都给大家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温教授能够潜心教学、精心准备本科生课程,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本科教学中,其精神难能可贵,给青年教师做出了榜样。
    寄语新同学: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请温儒敏给今年新入学的新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的书目,他却说,这个不好推荐,因为现在学生专业很不一样,文科生和理科生也不一样。
  尽管不好推荐,温儒敏还是给新生提出了建议:可以读中学阶段指定的名著,经典性的,不完全是文学的。中学阶段应试教育来不及读,现在要静下心来读几本。“现在中学生读书情况很糟糕,只读概要、看电视,没有阅读的习惯。”温儒敏感慨道,读书要通读,读整本书,而不是读梗概。“哪怕你读得少一点,读几本,也要养成一个阅读的习惯。”作为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召集人,他透露,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国家标准很快就要公布了,其中就提到“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对即将到来的山大110周年校庆,当记者问到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纪念才更有意义时,温儒敏说:要守正创新,发扬老山大好的传统。在这个比较浮躁的时代,静下心来多读书,为国家民族积累学识,锻炼能力,就是最好的纪念。]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吕振 徐玉芹等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亭亭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