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大人物 : 正文

  •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

仲维畅先生:我的祖父仲伟仪(三)

发布日期:2010年07月05日 11:04  点击次数:


    6.祖父的学生
    6.1吴佩孚字子玉,信奉佛教,曾在登州文会馆旁听过祖父的课,但祖父从不承认他是自己的学生,只说是同乡。他因科举屡试不中,求教于祖父,祖父告以“此路不通时,可另辟蹊径”(大意),于是吴投笔从戎。后吴任冀鲁豫巡阅使时方得悉祖父踪迹,乃召至洛阳,并有意留祖父为其幕僚,祖父因与他信仰不同而婉辞。
    6.2冯祖荀 字汉叔,浙江杭县人,京师大学堂学生、日本帝国大学理学士。历任北京大学理科学长、数学系主任兼教授、东北大学理学院数学系主任兼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主任兼教授、中国数学会会长,被日本誉为“中国数学教育之开山”。姑母和家父均记得他是南方人和每年春节都提着点心等来给祖父拜年的情景。
    6.3胡老五姑母说他是胡芸楣的第五子,京师大学堂学生。
    6.4何育杰字吟茝,浙江慈溪人。与冯祖荀同为《上管学大臣请代奏拒俄书》中的师范生,且于宣统元年(1909年)正月~三月间任京师大学堂算学教员,文献载他与冯祖荀1903年已被派遣出洋。故笔者推测他应为祖父的学生。
    6.5胡仁源浙江湖州人,后任北京大学工科学长。文献载他与冯祖荀、何育杰均为“由译学馆拨入的师范生”,笔者推测他们均应于1898年入学,故“戊戌学堂”的意义不容贬低。
    6.6李华春崇实馆学生,后任北京崇慈女中校长。
    6.7田乐园崇实馆学生,后任北京明慈校教习。应即田均正,字允中,直隶顺天府三河县人,1898年毕业后被派往文会馆学习,1903年毕业于广文学堂,任教崇实。
    6.8谷得恩字子容,直隶顺天府大兴县人,1898年崇实毕业后被派往文会馆学习,1903年毕业于广文学堂。
    6.9刘锡廉字砥泉,崇实馆学生。(“……惟海禁未开,科举未废,国人对于教会事业极形鄙视,学生在校多不持久,以致中学成立八年(1899年),始有修毕中学课程者4人。”)
    6.10郭中和字致堂,山东沂水人,文会馆学生,沂州府中学堂教员。
    7.祖父的撰著
    7.1《共和灯》未见,估计作于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之时。
    7.2《明道集》仲伟仪编辑,民国十年(1921年)夏,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发行。上卷选 32篇王正廷、斯图雷登(JohnLeighton Stuart)等中外人士之论文、演说,编辑人有笔记者1/4、评语附后者3/4,下卷31篇为编辑人之撰著。
    7.3《圣经不二字韵语》民国十五年(1926年)三月一日,四言韵语,共3050字。
    7.4《仲补衮堂七十双庆寿言录》1936,9.北京.当祖父、祖母合计140岁之际,伯父、姑母“屡以称觞为请,第念国步方艰,无以为家,遑顾做寿,为撙节经费起见,谨举历年遭际概况,吟成自寿诗数首,聊言己志,寄呈海内知交征和,藉以告存……”其中共载祖父诗30首、附识4款、发刊辞、序、谢启等及唱和诗248首。现照录其中一首:
                      七旬感怀 七律八章
                         其三
    英才教育事难忘,几度滥竽大校庠,河北京师称首善*,山东省会发余祥**;
    学书未足三冬用,考算偏争一日长***,岁月蹉跎那可再,老来何术补疏荒。
    祖父自注:
    *光绪戊戌新政,于河北创设京师大学堂,聘请美博士、同文馆主教为总教习,余亦附骥充算学副教习。
    **辛丑袁项城抚鲁,开办山东大学堂,特延文会馆赫博士任西学总教习,余任格致分教习。
    ***余最不好算学,故难言精通,第以教授有年,理法明备,考试尚未误事;犹记昔在故都某大员以数理中之奇问命题面试,自分风簷寸暑,断难藏拙,交卷后竟博得“推演巧捷,解题明畅”之评语,出场复按,果然理法相生,答数吻合,无以易之,思之汗颜。
    7.5为连警斋编《郭显德牧师行传全集》所作的“序”1936,6,15.
    7.6《仲允升牧师列传》作于1936,12,25之前,为《郭显德牧师行传全集》中的一节。允升为先曾祖父仲跻殿之字。
    7.7《庚子蒙难记》未见。
    7.8《昶轩诗话》称尚未出版,未见。
    8.祖父的诗朋
    祖父七十自寿诗公开征和后,共征得山东、江苏、河北、河南、安徽、福建、香港、天津、北京等地的诗朋62位,诗词248首。
    9.祖父的教友
    9.1冯玉祥字焕章,“11师冯师长升任陕督,崇信耶教,秦中风气一变,余不远数千里冒险赴西安观光,冯督宾礼延见,留军中传教、讲书,未几冯旋督豫,又召余至开封……”后来冯任“抗日同盟军”司令时,其司令部即设于祖父曾任主任的张家口察哈尔区立图书馆内。
    9.2张之江、洸威将军,前西北边防督办,在他的请求下,祖父用数周时间编出了《圣经不二字韵语》,以广宣传。
    9.3张伯苓 天津南开中学、南开大学的创办人。
    10.祖父的遗物
    1951、1954年及以后,在北京北新桥九道湾34号家中我所见和记得的有以下一些:
    10.1书籍《二十四史》、《佩文韵府》等数十木箱。《仲氏家谱》32册、《仲里志》4册、黄草纸版《仲里志》(有毛笔画者)一盒数册。《康熙字典》、《十竹斋画谱》。线装古文数学书籍,1954年在北屋正房当中堆成一座小山。基督教《圣经》等宗教典籍多种。
    10.2碑帖字画 1954年我见碑帖拓本像棉被一样一床一床地摞在堆房内。1996年姑母去世后,堂姐仲维娜(北京医学院毕业,北京儿童医院、海淀医院主任医师)和我两人将残留的少量字画和书籍捐献给了首都图书馆,宗教经典则送给了北京西北旺基督教养老院。
    10.3照片祖父崇尚科学,喜欢照相,曾留下许多大幅集体照片,如:山东大学堂开校合影和个人、家庭不同时期的纪念照等。
    10.4科举考卷1954年夏天,我进京探望祖母、祖姨、姑母,祖母命我取下正房北墙正中衣帽架上挂着的“黄布口袋”(一个用桐油浸透的长方形黄色防水布袋),打开才知内装祖父的科举试卷,字体干瘦,我看不懂文言文,只记得他建议在山东和全国筑路、开矿、办工厂、设学堂、兴经济……
    10.5健身武器七星宝剑、三节棍、七节鞭……祖母、家父都说祖父耍七节鞭时就像使用一根棍子一样。堂兄仲维良(北京市园林局老工程师)称抗战时期祖父的刀枪均包好埋藏于北屋东南角。
    10.6家用器具工具、厨具、餐具应有尽有。祖姨说祖父家中“除了钱之外,什么都有。”他既没有接受过曾祖父的丝毫遗产,也没有给子孙后代留下任何动产、不动产,连住房也是祖姨(燕京大学学生,任职北京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及其他慈善事业)的财产。
    10.7纪念物品 匾额、对联、立轴、烧有“滋阳补衮堂仲记”、“淑范女校”字样的瓷器等。
    10.8嘉禾章一杖估计是祖父在天津服务期间,北洋政府给予的奖励。
    10.9文房四宝其中最突出的是一方巨大的石砚,大约20×13×3cm,正面为黑龙喷水戏珠(白色,眼),背面为道士观月浮雕。
    10.10登州文会馆毕业文凭。
    10.11古建画样如圆明园中路地盘画样等。
    随着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祖父的上述遗物除极少数外均早已不存。
    11.祖父的尊崇
    11.1仲山甫仲氏始祖,西周“共和”政体的缔造者之一,补衮镐京,使濒危的周朝又延续了547年。
    11.2郭子仪平息安史之乱,挽救了唐朝,信奉景(耶稣)教;子孙满堂,与祖父同名。
    12.祖父的习好
    12.1早起“闻鸡舞剑犹平日”。曾喂养鸽子。
    12.2吟咏诗词“刻烛吟诗感落晖。”实系歌唱,而非朗诵。
    祖父在我出生前11个月就已去世,我虽未见过他,但由家中老人们的讲述及其遗物可对他得出如下印象:身材瘦小,双目有神;素不服老,习武强身。坚持信仰,刚直不阿,维新为民,忧国图存。克己奉公,谦虚爱人,淡薄利禄,勇于献身。远离烟酒,酷爱诗文,勤奋钻研,著撰终生。主观误断,逊顾家庭,重孙轻妞,抱憾离尘。
    在他这位19世纪末既受中国传统教育熏陶,又最先得到西方高等教育的中国知识分子身上,能否反映出这两种教育的优劣、成败和经验、教训呢?我看仍值得研究、探讨。
    致谢:对促进本文撰写的少年同窗刘文虎(北京大学化学系1963年)、亲戚张立英(北京大学计算机系1962年)、杨孝如(同前)、提供《北京大学史料》的韩汝珊教授(北京大学物理系1958年)、提供“崇实”资料的首都图书馆李诚主任、提供“文会馆”信息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雷银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祁思妍研究员、提供《文会馆志》的山东师范大学郭大松教授和为本文补充资料并打字的仲(昭)华(四川中医学院1994年)等同志深表谢忱。]

【供稿单位:山东大学报    作者:仲维畅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莉荔 邢晶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