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大人物 : 正文

  •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

历史学家郑佩欣:献身学术 史家楷模

发布日期:2010年03月23日 09:38  点击次数:


    [本站讯]著名历史学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原副会长郑佩欣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3月10日凌晨1点16分在济南逝世,享年78岁。
    郑佩欣教授是著名的魏晋南北朝史学家,他的一生全部献给了历史学学术研究。惊闻噩耗,我们唏嘘不已。在此缅怀这位才情卓越,满腹经纶的学者。
    年青立志 师从名师
    郑佩欣,别名郑欣,1933年生,河南温县人。温县地处中原腹地,是晋朝皇帝司马氏的故乡。或许正是这种渊源,使得郑先生一生都致力于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
    1952年,郑先生考入了中山大学历史系。在大学期间,他深受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的影响。他曾听过陈大师的两晋南北朝史和元白诗证史两门课,直到晚年仍记忆犹新。除陈大师外,岑仲勉、蒋湘泽等历史学家也对郑先生有很大的影响。从那时起,郑佩欣先生便树立了崇高的学术理想。
    1956年,郑佩欣先生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山东大学历史系工作,担任王仲荦先生的助手。身为助手,既是同事,也是学生。王仲荦先生是研究我国古典文学、古代史的著名学者,尤以治魏晋南北朝史著称。他是山东大学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开创者,培养了一批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者,使山东大学成为魏晋南北朝史的学术研究重地。郑佩欣先生一直跟随王仲荦先生,从而最终确立了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方向。王仲荦先生对郑先生的影响十分巨大,在郑佩欣先生一生的治学过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1976年,历史学家白寿彝在北京师范大学组建《中国通史》编写组。经恩师王仲荦先生介绍,郑佩欣先生在编写组里以借调人员的身份工作了两年,负责隋唐部分的编纂。白寿彝先生从研究学问到文章写作都给了他很多的启迪,对他影响很大。
    1986年,王仲荦先生与世长辞,郑佩欣教授痛题挽联:
    有遗著四百万字,育齐鲁三千英才。
    史学巨匠 诲人不倦
    改革开放后,郑佩欣先生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参与十院校《中国古代史》的编写工作。1978年,山东大学、西北大学等十所高等院校的教师一起编写了《中国古代史》教材。河南师范大学朱绍侯先生担任主编,郑佩欣先生负责编写其中的隋唐部分,并担任中册编辑。当时参与编写的所有教师都是讲师职称,他们共同努力,编写出了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本中国古代史教材。该书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又极力跳出“史学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左的缰索。该书进入市场后,被各院校竞相选择,是公认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高校文科教材之一,惠及了一批又一批的历史学习者。
    郑佩欣先生学识渊博、才思敏捷、视野开阔、治学刻苦,在魏晋南北朝史领域成就显著。1981年,他发表了《论司马懿》一文,肯定了司马懿对历史的促进作用,引起了强烈反响。他着重于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地主、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等问题,同时在人口和户籍制度、农民战争和人物评价等方面也颇多建树。其代表作有《三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变革》、《门阀地主的形成、特点、作用及其崩溃》等,后多收录在《魏晋南北朝史探索》一书中。该书数度再版,深受海内外学者的重视和好评。
    1984年11月,全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首届学术讨论会暨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成立大会在成都召开。郑佩欣先生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当选常务理事、秘书长,并于1986年当选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是魏晋南北朝史领域中公认最有影响的学者之一。
    郑佩欣先生诲人不倦,乐于给学生以指导,看到学生的成果亦为之高兴。他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他经常告诫学生要甘于寂寞,潜心学术,不要为世风所污染。他言传身教,无私奉献,门下弟子或为学术名家,或为政界精英,或为商界巨子,可谓桃李遍天下。
    山东大学的魏晋隋唐史研究在海内外学术界有着崇高的地位。其中,王仲荦、郑佩欣先生是最杰出的学术带头人。但不幸的是王仲荦先生1985年早逝,2000年郑佩欣先生退休,山东大学魏晋隋唐史的研究地位急剧衰落。郑佩欣先生对此十分忧虑,在他的积极推荐下,历史文化学院先后引进了谭世宝教授、张金龙教授、刘玉峰教授等,同时姜生教授也挟魏晋道教史研究的卓越成果加盟母校,一时间群贤毕至,极大地稳固了山东大学在魏晋隋唐史领域中的领先地位。
    关注社会 系心后学
    郑佩欣先生潜心学术数十载。但是作为山东省政协常委,他也以一种历史学家独有的睿智关注着社会。1997年,济南市规划建设舜文化景观。尽管史籍中称“舜耕历山”,但是古今学界对于历山的确切位置莫衷一是。这种建设是对历史的公然歪曲。郑佩欣先生看到新闻后,十分愤慨,本着一名历史学家的职业道德,提笔致信政协省委,要求有关部门悬崖勒马,停止建设。
    郑佩欣先生晚年一直从事着学术研究和社会活动。虽然郑佩欣先生患上了结肠癌,但是郑佩欣先生依然乐观地生活。他感慨道:
    此劫若能平稳度,当挥快马奋争先。
    郑佩欣先生退休后仍然十分关心后辈的学习和成长。就在其去世前八个月,他还接受了山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采访。患病中的郑佩欣先生,侃侃而谈,向学生介绍山大历史系的过去,鼓励新一代的学生们努力学习。
    郑佩欣先生为人谦和。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学术事业。患病之后,他曾感叹:
    学业无成深抱憾,大灾大死敢逍遥。
    天如假我十年寿,再向书山走一遭。
    可惜,天不假年。2010年3月10日,郑佩欣先生撒手人寰。他的一生奋斗不止,献身学术,死而后已,桃李满天下,堪为楷模。后人定当继承其遗志,为历史学的发展而不懈努力。]

【供稿单位:历史学院    作者:熊昕童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莉荔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