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大人物 : 正文

  •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

踏踏实实做科研 勤勤恳恳著华章

发布日期:2010年03月15日 08:46  点击次数:


    [本站讯]不久前,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育部第一批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编写教材首席专家和课题组主要成员名单的通知》,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袁世硕教授担任编写《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首席专家(第一位)。究竟是何种原因使得此次教材编写的首席专家“花落山大”呢?记者采访了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袁世硕教授,听袁教授讲解我校在中国古代文学史领域的特色和成就。
    据袁教授介绍,在此次重点教材的编写方面,编写每本教材的首席专家有三位,此次我们山大文史系能够占据三部教材的第一位首席专家,这个成绩算是很不错的。袁教授认为,这个成绩的取得,与我们以前所做的教学研究工作是分不开的。
    就古代文学史来说,山东大学的历史基础就很好。首先,中国文学史一直是学院里重点支持的课程,而我们一直引以为荣的冯、陆、高、萧四位教授,也都是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其次,这些年来,我们在课程建设方面做的工作很多,也是卓有成效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附带有一部教材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我们学校的古代文学教研室从改革开放以来开始编写自己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期间经历过三个版本,并通过在教学中的不断改进,最后在200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四卷本;在四卷本的基础上,为适应专科学校教学,后来编辑了一部缩写本(两卷本)。现在,全国有将近20个省、市的高校在使用我们这部教材,每年都要印刷上万本。另外,该教材还荣获了2006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袁教授曾经参与编写了教育部高教司组织的21世纪重点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并担任第八卷的主编。但由于高教版的教材分量太重,大家觉得用起来不方便;而作为四卷本的教材用书,同学们也反映价格太贵。基于此,我们又自己编写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两卷本)。我们在书中加入了插图,这些插图并不是一般的图画,而是一些古代文学的重要文物、诗文集的书影等,目的是为同学们提供一些文学史的知识。
    综上看来,我们山大在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教材方面所做的工作,可能是此次教育部选中我们的一个很大的原因。
    另一方面,袁教授认为,山大在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方面的特色,也与我们此次获选有很大的关系。古代文学这门学科的传统特点是重视考据、训诂。在古代文学的史实方面,作品年代、作家事迹等都是应该准确掌握的,这是基础。我们现在研究文学,对作家、作品的理解应当超越前人,要更加深入总结文学历史的规律。
    在这方面,山大是有着自己的优势和特点的。我们注重解决文学史上有关作家、作品在现代评论中有争议的问题,这就大大增加了文学史内容的理论维度。举例说来,50年代末,著名学者郭沫若提出要“为曹操翻案”。他认为,从历史人物的角度来说,曹操应该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对于历史的发展做过很多有益的事情,他推动了历史前进。但是,现在社会中,大家却把他当成一个坏人,称他为“奸雄”。郭沫若认为这是小说《三国演义》造成的一种坏的影响。我们对于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郭沫若先生的这种提法不是很准确。首先,历史上对于曹操的评价本来就有褒有贬,对他的“贬”不是从《三国演义》开始的。第二,曹操的形象在人们的印象中有个发展的过程,到宋代以后才形成了“尊刘贬曹”的历史观念,而《三国演义》就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成书的。第三,我们今天看待曹操,应该把文学形象和历史人物区别开来,这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历史人物应以其历史贡献进行评价,我们要给予曹操公正的历史评价;而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则侧重写人物的性情。现在,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两种形象区分开来:一方面,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曹操;另一方面,也可以正确理解曹操作为小说人物的意义和价值。小说中的曹操,代表性地反映了封建时代的政治家人性化的一面,使他不再是冰冷的、不相干的历史人物。我们以这样的方式来研究文学史,既有考证,又有创新理论。所以,我们才能在研究上更有自己的特色,更深化一步。
    袁教授对于这种研究方式,是有深刻体会的。他是从文革之后开始研究《聊斋》的。过去研究《聊斋》,着眼于它的主题是什么,它的艺术性表现在哪里。我们的研究,先是要了解作者蒲松龄,把他一生中不为人们知道的事情揭示出来。蒲松龄的一生虽然平淡无奇,却有很多事情是能够和《聊斋》联系起来的。也就是说,虽然《聊斋》写的是狐鬼故事,其中很多却是以蒲松龄自己的经历为原型的。比如说,《聊斋》里面有一个很美的故事——《白秋练》,讲一个书生和一个白鱀豚精的故事。维系他们感情的方式是吟诗,一个人吟诗另一个人就能够得到精神上的享受。而且吟诗还可以治疗两个人的相思病,只要听到对方吟诗,病就马上好了。这不是一般的才子佳人吟诗传情,而是把吟诗作为了爱情的纽带。这是奇事,也是美丽的想象。蒲松龄怎么会有这种奇想呢?我们从蒲松龄的生活中发现了一名女性——顾青霞,是他做官的朋友的小妾,她读过书、会吟诗。蒲松龄有好几首写给她的诗:《为青霞选唐诗百首》,是讲为了让顾青霞吟诗,而替她选了一百首唐诗;《听顾青霞吟诗》,写听她念诗,“曼声发娇吟,入耳沁心脾。如披三月柳,斗酒听黄鹂。 ”讲述他自己听顾青霞声音时的那种感受。顾青霞死后他还写了挽诗来悼念。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出,顾青霞这个女子曾经进入到蒲松龄的心灵。或许也有别的因素,比如她在封建大家族里受到的歧视待遇,也可能引发蒲松龄对她的同情。但她肯定是进入过蒲松龄的心灵。也许,《白秋练》就是基于这种感情而写作的。另外,蒲松龄还写了很多书生参加科举考试失败的故事,他们有的表示自己的不满、不服输的情绪,哀叹自己怀才不遇;有的嘲笑科举考试的考官,不能辨别文章的好坏,选中的是一些差的文章。这和蒲松龄一生多次科考未中有关,实际上是借狐鬼故事来抒发自己科举失利的悲哀和愤懑。聊斋狐鬼的故事是作者表现自己心灵世界的一种方式。蒲松龄创作《聊斋》,是想借助鬼神观念在人们心灵上的影响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从这个角度来说,鬼神故事在《聊斋》的创作中,是一种形式、一种方法,而不是内容。这样我们就从理论上揭示出了《聊斋》的奥秘。“我们在研究这一问题时不单是作出一般的评论、评价,还要作出理论上的解释。因此,我们可能是因为这样一个特点而受到了同行的注意吧,这大概也是教育部选中我们为主来做这部教材的原因之一。 ”袁教授介绍说。“我们开始这样做研究之时没有意识到,后来才逐渐明白,我们实际上是在使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来探讨和解决问题,我们是在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来解释、研究古代文学。而此次教材的编写,是明确作为我们国家整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程项目来重新编写教材,因此它叫‘马工程’。这样,我们的研究就和工程项目的总体精神相符合了。所以,从项目一开始申报的时候,我就觉得很高兴,因为这跟我们的思路是一致的,我们也一直就是这么做的。 ”
    最后,袁教授总结说,我们的古代文学研究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有了理论思维或者理论维度的增强,因而使得我们的古代文学研究更具有理论性。我们要把问题看得更深一点,在过去已有的水平上继续向前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争取在我们的学科里走在前面。
    关于新编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编写工作计划,袁教授说,目前正在组织编写人员,因为各个申报点都要有学者参加,所以人员正在组合中。编写工作已经启动,近期大概要开两次编委会,三个首席专家和所有撰写人都要参加,来确定编写的工作计划。袁教授认为,要平衡文学史的各个部分和各个段落,争取在各个方面有较好研究的学者都能各尽所长,如此方能编写好这部教材。]

【供稿单位:山东大学报    作者:吴海青 解亚美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莉荔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