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迎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学校通过稷下风研究生学术讲坛的影响,为同学们开展一系列关于党史的讲座,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党史、悟思想。今天,我参加了第四期的稷下风“党史学习月”专题讲座,学习陈新岗教授分享的《山东革命根据地的奇迹:经济成功与启示》,更深层次地学习到革命根据地建设对当时中国共产党发展的意义及沂蒙精神的内涵。
首先,陈新岗教授为大家剖析了题目内涵,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界定山东革命根据地,时间从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空间包括现在的山东省及周围部分地区,而所谓奇迹是指当时实施的土地政策、北海币使用、政权发展等为中国共产党壮大和新中国成立打下坚实的基础。随后,陈教授通过一个个案例分析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地围绕着群众路线展开工作,例如单在1943年至1944年一年内,山东根据地发动群众进行的减租斗争就达四千余次,试想如果没有切实发动群众,帮助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土地改革等重要措施绝无成功的可能。通过这些案例,我深深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取得成功,从最开始的打土豪分田地、土地改革,到如今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共产党时时刻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陈教授的讲座也为大家讲解了沂蒙精神的形成和主要内涵,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这时,我的思绪回到2017年暑假,那时作为“高举团旗跟党走,青春喜迎十九大”教育实践团成员来到我的家乡临沂进行学习,先后参观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景点,并专程到沂南慰问看望了老红嫂王成荣,听王奶奶跟我们讲当时一群姐妹为前线抗战战士做鞋垫、送物资等事迹,无私奉献、吃苦耐劳的沂蒙精神仿佛从王奶奶身上活过来一般,让我感触颇深,刻骨铭心。
通过参加本次陈新岗教授的讲座,我收获很多,从经济角度对这一段党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政治思想素养,很感谢陈教授的分享和这一系列讲座的举办者,可以帮助同学们更高效方便地学习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