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相占:素心数晨夕
2018-07-13
程相占,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生生美学倡导者,2017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像所有哲人一样,程相占教授喜爱散步。观云、听风、闻鸟、赏花,充满喜乐,天然自如,不由地让人想起一句陶渊明的诗: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秘诀6月的一个傍晚,黑云压城,暴雨骤降,街道成河,整座城市如临大...
程相占,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生生美学倡导者,2017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像所有哲人一样,程相占教授喜爱散步。观云、听风、闻鸟、赏花,充满喜乐,天然自如,不由地让人想起一句陶渊明的诗: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秘诀6月的一个傍晚,黑云压城,暴雨骤降,街道成河,整座城市如临大...
7月6日下午,接近16:00,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三层报告厅里正播放一个有关丁肇中教授的纪录片,其中探索宇宙奥秘的故事吸引了会场里全部师生的目光。忽然,坐在后排的同学发现听不清纪录片声音了,现场有些乱,忙起身向会场入口处查看,原来,丁肇中教授过来了!继而,雷鸣般的掌声响起……第十次,这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自1994年以来第十次访问山大。一场媒体访谈、一场大家讲坛、一次工作会谈、一...
与其他毕业生不同,对于宋效坤来说,毕业并不意味着结束,只是另一个阶段的开始。2014年夏天,宋效坤考入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也许是觉得自己的性格适合做研究,当时的他想要成为一名科学家、一个研究型学者。2015年,他通过选拔进入材料学院基地班,并担任基地班班长。期间,很多同学因为五分制的改革退出了基地班,他却接任了班长一职并一直做到毕业。现在,宋效坤保研直博至上海交通大学。谈起一路上的成长,他最...
济南的夏天一如既往得炎热,2018年的毕业季很快就过去了。对于应届毕业生牛嘉桐而言,早在一年前就确定保研至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但这一年里,甚至直到毕业离校前,他都没有丝毫放松,依旧在忙碌着。经济研究院、金融研究院的研究生课堂上,有他认真听讲的身影;图书馆、自习室里,跟着老师完成科研项目的他敲着一行行代码,严谨专注地写着论文;在几个月前,他还同时进行着一项远程实习工作。穿梭在校园里的牛嘉桐,一如刚...
“世界杯,我是一定要看的。”基础医学院高成江教授是个球迷,面对2018年世界杯的火热,他难掩自己的期待。为什么喜欢看球?除了竞争性强、过程刺激,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足球比赛跟我们科研工作一模一样。90分钟踢一场,踢之前一定少不了刻苦的训练和技战术演练,另外还有一点运气的成分,踢完之前谁也不知道结果。”高成江教授长期致力于天然免疫信号转导的调控机制研究,主要以病毒感染为模型,系统探索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
王嘉铭,山东大学优秀毕业生,管理学院2018届本科毕业生,获管理学学士、经济学学士双学位,以专业第二的总成绩保研至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大学期间曾任管理半岛官方手机网页版入口在哪 中心主任、学生会网通社副部长、山东大学学生乒乓球协会总会长、2014级旅游管理系学习委员,曾获第十五届挑战杯山东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三等奖、第三届山东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泰德驻山东省高校商业案例分析大赛优秀奖、山东大学挑战杯一带...
记者面前的汪施凡,与以往舞台上那个张力十足的闪光歌手不太相同,刚刚进入采访时,她平静的讲述中甚至带着一丝羞涩和紧张。一个月后,她就要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与山大说再见了。经过四年的成长,她变得独立,学会了享受过程,更懂得了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汪施凡,外国语学院2014级本科生,2015年、2016年山东大学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获得者,2016年校级优秀团员、山东大学校园文体先进个人,2017年校级优秀团员、山东大学十大...
站在答辩台上,陈程将自己三年的大学经历娓娓道来,“创念做打提升自己”,这是他的自我概括,也是他认为自己拿下学校十佳共青团员的最大优势。“创”“念”“做”“打”,在陈程看来,分别代表着在社会实践、专业学习、语言艺术、学生工作等多个方面的经历和成长。陈程,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015级本科生、社会学二班班长、山东大学学生会副主席。曾获山东大学十佳共青团员、国家奖学金、山东省优秀学生、校级三好学生...
碳化硅是典型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其器件比硅单晶器件的性能更高,应用领域更广。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陈秀芳教授主要研究的就是碳化硅的单晶生长和后续加工。踏入半导体研究这一行已经有15年,陈秀芳教授从未停下研究的脚步,“当你认真做某个领域的研究时,你会发现,学无止境,研究也是无止境的。”她曾先后主持核高基国防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2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并获得2013年度山东省技术发...
5月下旬的济南,被雨水冲刷得格外清凉。记者走在山大校园,不经意听到一位上了年纪的爷爷对小孙子讲:“春雨贵如油,今年的庄稼能有个好收成了。”粒子物理与粒子辐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坐落于中心校区理综楼附近的一栋二层小楼,物理学院赵明文教授的办公室就在这里。前不久,他带领的课题组获得了2017年度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于他们而言,这是一次值得慢慢品味的“好收成”。“桥梁”“5月17”这个日子,或许会被赵明文教授...
四年前,山东大学首次面向农村地区单独招生,高考成绩只有566分的朱艳妮幸运又略带紧张地来到了山大;四年后,成功保研至浙江大学的她面带从容的微笑,站在2017年度山东大学“自强之星”的答辩台上,讲述着自己求学的奋斗历程。她用四年的时间书写了一个自我绽放的故事,这个故事有关拼搏、有关蜕变、有关成长……朱艳妮,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2014级本科生。她收获的荣誉不胜枚举:2次国家奖学金、1次国家励志奖学金、3次山东...
[本站讯]事件回放:2017年7月31日,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500多名中组部第九批援疆干部乘坐两架专机前往新疆开展援疆工作。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徐广润就是其中一员。他即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进行为期一年半的援疆工作。接到任务时,距离他儿子参加高考不足两年。但是在“大爱”和“小家”之间,他毅然选择了前者。至今,徐广润开展援疆工作已经9个多月了。近日,刚从青岛开会回来,在山东大...
在中国,长期存在着对“性”的讳莫如深和对性教育的不理解,太多人谈“性”色变,有关“性”的话题一直被社会戴以有色眼镜看待。但在山东大学,却有这样一位老师,意识到高校性健康教育的迫切性,于是打破常规,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启了一门名为《大学生性健康修养》的全校通选课。他就是基础医学院的马保华教授。这门通选课很受学生欢迎,开课十多年来,基本堂堂爆满。采访现场,马保华教授笑着回忆起第一次开课时的场景,感慨...
周志鹏,2017年山东大学“学生年度人物”,物理学院学生会主席,山东大学长跑界实力健将,同时也是2017年山东大学校长奖学金得主……拿下如此多令人羡慕的荣誉后,他的感受是:“一个人站得越高,看的也越多”。从课堂到领奖台,周志鹏一直用一种奔跑者的姿态在努力,不断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所有面试我都要试一下”2015年,周志鹏考入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刚一入学,就被大学生活狠狠“撞了一下腰”——参加了十几个学生组织...
1998年,贾春江考入山东大学。本科学习阶段,他还是刚刚接触科研的迷茫少年,此后一路求学,保研北大、留学德国,在外一番游历,经历了很多,成长了很多。2012年,怀揣对母校的深厚感情,他回到山大,加入化学与化工学院,带领团队在无机化学领域开始上下求索。他主要从事催化化学与材料化学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设计和合成具有特定介观结构的复合催化材料尤其是亚纳米尺度的团簇材料,并着重探索其构效关系。如今的贾春江教...
2017年,山东大学儒学研究团队被评为“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作为从事高校数学教学工作30余载的老教师,我热爱数学教学,更爱与学生一起分享学习数学的快乐,发现并惊叹数学的美,培养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这是山东大学数学学院张天德教授去年写在一篇日记中的文字。当时,他刚带队参加完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山东大学两名学子获得全国一等奖。转眼一年过去,在前不久举行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山东大学再创佳绩,获得4个数学专业组一等奖、2个非数学专业组一等奖、1个...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也是在这一年,一个17岁的姑娘放弃小县城里国企售货员的“铁饭碗”,考入山东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经历中带有很深“计划”烙印的她,格外关注市场经济大潮中企业的成长和转变,围绕改革开放带来的中国经济形势的巨变,展开了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2018年,改革开放迎来40周年,当年的这位姑娘也在经济管理领域钻研了40年,已经成长为学术带头人、教育部创新团队首席...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希望你们勇于追求,大胆创新,实现梦想,为国贡献!”这是作为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的赵国群教授在2016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对毕业生的真挚寄语。或许这也是他的“材料生涯”真实写照,一腔热血,数载时光,不忘初心。2001年,赵国群获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称号,2004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同年荣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007年入选200...
1987年,大学刚刚毕业的王俊菊站上讲台,转身之间,由一名坐在台下听讲的学生变成了讲台上每每需要仰望的老师。三十多年里,山东大学洪家楼校区人来人往、花开花落,而她因为一份热爱,在这里扎根成长,一次次作出抉择,经受历练,也稳稳收获着自己在人生、事业上的累累硕果。日前,王俊菊教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虽斩获殊荣,但她并未感到轻松,反而更认清了一直坚持的信条:“我的人生路径很清晰,就是做个好老师...
“爸爸,你是科学家吗?”“当然是。”“那为什么你跟牛顿那样的科学家不一样?”……崔新壮教授跟自己的孩子曾有这样一番对话。从事交通岩土工程科研工作多年,崔新壮教授每天接触的不是地基就是路基,“交通岩土工程的学科理论相对成熟,不会有太颠覆性的发现。我的理想是一方面形成自己技术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让技术落地,把产品做得更有用、更好用,并应用到更多工程实践中去。”这是他对孩子问题的回答,也是对自己科研...
1993年世界十大科技新闻、200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7年为第一作者的研究论文发表在Science、2017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17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以上诸多荣誉,每一项都可视作我国科技界的领军标杆,每一项都离不开同一位考古学者,他就是李占扬教授。李占扬,山东大学1980级考古专业校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二级岗研究员、国家文物局考古领队、文化部优秀专家。日前,山东大学举行特聘教授聘任仪式,李占扬教授...
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发,目前大概有8000万人被感染,并且每年差不多有100万人会死于相关疾病。“乙肝病毒是一种非常狡猾的敌人,对机体的免疫防御有很好的逃避办法。”马春红教授是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与肝脏疾病团队的学术带头人,在她看来,如何揭示乙肝病毒的逃逸机制,对乙肝治疗以及更多免疫系统相关疾病的治愈有很大的借鉴性,这正是她们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日前,由马春红教授等完成的“乙肝病毒及免疫微环境...
2017年11月28日,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正式对外公布,从事密码研究的清华大学山东籍教授王小云名列榜中。在此之前,王小云曾分别入选过2007、2009、2011和2015年四届中科院院士的候选人。“这次当选院士并不感觉意外,因为今年国家鼓励多学科交叉融合、激发活力提升学科竞争力,我从事的密码学研究正是国家支持的范畴。”王小云如是说。王小云,中国密码学家,现为清华大学“杨振宁讲座教授”。她中等身材,穿戴得体,齐耳...
“就是想打,感觉离不开乒乓球。”这是数学学院2014级本科生邱月的肺腑之言。她6岁开始进行乒乓球的相关训练,小学五年级时在山东省乒乓球学校组织的一次集训中脱颖而出,被教练看中,力邀其参加职业训练、走职业运动员这条路。不过,邱月坚信乒乓球对自己而言只是锦上添花,而“锦”是最关键的,于是她放弃了那次机会,回到学校继续学习。一边是乒乓球,一边是学习,从此邱月两边都再没放下。前不久,邱月获得山东大学2017年度...
何谓名医?名医应该是具有精湛的医疗技术和高尚的医德,在医学某一领域救人无数而为广大患者所传颂,并为业内人士所尊崇的医生。李大年就是一位名医。李大年教授在神经内科学界是一位默默奉献心力、不求名利的长者,行医是他的志趣所在。作为山东省神经内科的创始人之一,李大年教授为山东省神经内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五十余年的行医生涯中,李大年教授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疾患,在对患者的态...
对王冬蕾来说,校长奖学金曾经是一个需要仰望的奖项。但在刚刚过去的12月,她参加了“榜样的力量”优秀学生颁奖典礼,从校长樊丽明手中接过了校长奖学金的证书。终于,她也成了那个自己曾经羡慕、遥望和憧憬的人。 颁奖典礼上,校奖代表说的一句话很好地诠释了王冬蕾的感受,“校奖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作为本科生最高的荣誉,校奖给了王冬蕾足够的肯定,是她本科阶段完美的句点;同时也提醒和鼓励她,在研究生阶段要...
很多人小时候都想做科学家,吴家豪也不例外。他觉得,人不应该活得太局限,要通过一些事情来实现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服务社会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吴家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4级本科生,曾获山东省齐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一等奖,2016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一等奖,2016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一等奖,入选2017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发表论文。不久前,吴家豪荣获山东大学校长奖学金(科...
李兆亭教授名言:●培养医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为人师者,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精到的讲解,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不求名、不求利、甘于奉献、甘为人梯的伯乐精神。●好医生应该是出色的“侦察兵”,对疾病的部位、病理阶段以及下一步的发展情况,都应有一个周密细致的研究和宏观的掌控,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各个击破。●现在的医院总的说还是太少了,实习的学生越来越多,分管的病号却相对的减少,僧多粥少,医生还能学到什么,怎...
编者按:山中方数日,世上已千年,这句话用来形容文科学者再贴切不过。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甘守寂寞,离不开“只计耕耘莫问收”的崇高追求。近日,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名单公布,山东大学10项课题获准立项,立项数目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一位。山大视点网站对此次获立项资助的部分学者进行采访报道,以鼓励山东大学广大教职医务员工继承和弘扬山大人“基础扎实、学风朴实、...
1998年,团中央开始组建研究生支教团,作为首批入选“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志愿服务团队,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自1999年起已连续19年派遣志愿者奔赴山西、青海、新疆开展支教工作,同时开展力所能及的志愿扶贫服务。2017年9月,山东大学招募组建第20届研究生支教团。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为了更好地让大家了解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活动,山大视点网站记者采访了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代表刘胤岐,听他畅谈了...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