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之星”获得者吐地·孜牙普:一朝入军营,一生沐军魂
2024-10-24
“虽然退役了,只要当过兵,一辈子都记着为人民服务。”吐地·孜牙普坚定地说。军旅生涯为吐地·孜牙普打上了难忘的红色烙印,退役重返校后,他将一腔热血化为积极参与各项志愿活动的动力,军人的经历,让他内心强大、笃定从容,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挫折,他从未退缩,以不变的勇气与恒心,大步向前。吐地·孜牙普,管理学院 2021级工商管理(文化与旅游管理方向)专业本科生,2019年参军入伍。服役期间表现优异,荣获“个...
“虽然退役了,只要当过兵,一辈子都记着为人民服务。”吐地·孜牙普坚定地说。军旅生涯为吐地·孜牙普打上了难忘的红色烙印,退役重返校后,他将一腔热血化为积极参与各项志愿活动的动力,军人的经历,让他内心强大、笃定从容,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挫折,他从未退缩,以不变的勇气与恒心,大步向前。吐地·孜牙普,管理学院 2021级工商管理(文化与旅游管理方向)专业本科生,2019年参军入伍。服役期间表现优异,荣获“个...
道,于他人而言,是道路,对苏林萍来说,是他的研究方向,更是他所追求的理想——以己之所学,为国家所用。苏林萍,齐鲁交通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师从姚占勇教授和梁明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道路智慧监测与评估预警。面向发达国家在沥青路面监测领域的技术封锁,以道路工程和材料学科交叉视角创新研发出高灵敏路用机敏传感器及智慧监测系统,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我国首条零碳智慧高速——济青中线济潍高速、青兰高速等多条国家重...
在山东大学校园之中,有着这样一位杰出学者,以其敏锐的洞察分析、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厚的学术底蕴,用心教学、潜心育人,创新科研、建设学科,成为引领学子的师者典范。曹廷求,山东大学二级教授、管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银行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公司治理、银行治理、系统性金融风险、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国内率先倡导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研究,累计发表SSCI、CSSCI论文110余篇,曾获首届孙冶方...
韩勃,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现任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执行院长,济南市第十八届人大代表、法制委员会委员,水利部水工程安全保障创新团队核心成员。主要从事海上风电和海洋岩土工程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杨朝明,1962年生,历史学博士,山东大学特聘教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孔子、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两千五百多年前,辽阔的东方大地上,一位被后世敬仰为“至圣先师”的老者,以非凡的毅力与不懈的努力,在漫长岁月中,点亮一盏盏蕴含仁爱之光、礼敬之道与智慧之火的明灯,为这片土地上的民族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在孔子故里默默耕耘四十载...
在中国海洋学界,有这样一位学者,他不仅在海洋生物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科研成就,更以其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和对学生的悉心指导,成为众多学子心中的灯塔。他就是山东大学梁振林教授,一位在海洋的广阔舞台上,以智慧和热情书写着自己精彩人生篇章的教育家与科研者。梁振林,山东大学海洋学院教授,海洋科学(学术型)、资源与环境(专业型)专业博士生导师。承担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类课题20多项,发表论文150多篇,获国家发...
王金星,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荣聘教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动物学会理事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山东大学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省突出贡献科学家等荣誉。多次获评山东大学优秀硕士论文和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称号;科研成果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排名第一位)和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二),相关成果发表SCI论文120余篇。2018年,王金星在第11届世界华人虾蟹养殖研讨会上作报...
胡人杰,山东大学物理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手性高聚物中的磁—光—电耦合及器件应用。胡人杰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Advanced Materials(cover letter), ACS Materials Letters等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其中独立一作3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参与课题组多项基金。获山东大学学术之星奖、高速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优秀研究生等荣誉。博士的生活似乎总是忙碌的,踩着假期的尾巴,胡人杰早早就回...
[本站讯]陈潇琳,2021级博士研究生,师从聂礼强教授和宋雪萌副教授,研究方向是多媒体计算,曾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进行公派联合培养。发表论文9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CF-A类会议或ACM/IEEE汇刊发表论文5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参与国家科技创新重点研发课题等国家级省级项目。获3次国家奖学金以及山东省优秀学生、山东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受邀担任IEEE TKDE、ACM TOIS和ACM MM等国际期刊会议审稿人...
三尺讲台,如椽大笔,以学者风度,为依法治国立言;以师者风范,为莘莘学子立德;以法者风骨,为法治进步立行,她是探路者,更是授道人。二十一年间,她响应山东大学“厚植齐鲁,服务国家,面向世界”的办学理念,以教书育人为首要职责,以治学报国为根本追求,努力成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好老师,她就是山东大学法学院张海燕教授。不忘初心担使命,春风化雨育人才自2003年留校任教,张海燕已在民事诉讼法学的教学科研岗...
[本站讯]2024年1月11日,英国《自然》杂志(Nature)刊发中外科学家的合作研究成果,首次揭示巨猿绝灭之谜。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特聘教授王伟为文章共同通讯作者。早在2019年,王伟教授团队就与哥本哈根大学的科研团队合作,在距今193万年的巨猿牙齿化石中首次成功提取到遗传信息,将古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引入到了早期人类和猿类的演化关系的研究中。研究成果在Nature期刊报道之后,引起学术界的巨大关注。国际权威学者认...
王志宁,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岛校区科研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兼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新型膜材料制备、膜分离、海水淡化及海洋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发改委重大专项课题、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基金委区域重点联合基金和省部级基金项目20余项,以及中广核、青岛百发海水淡化有限公司等技术研发项目30余项。发表SCI论文100篇,授权发明专利19项,研究成果转化2项。2020年获...
近日,东方出版中心首次出版了英国学者安德鲁·鲍伊的著作《谢林与现代欧洲哲学》的中文译本,对于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哲学专业的三名学生来说,这并非一个普通的书讯。自2022年起,在哲社学院王丁教授的指导下,他们就作为本科生开始翻译这部英语学界谢林研究的经典之作。整个翻译过程历时两年余,经过四次全书校对、七次译稿大修,最终完成了这本近二十万字的译著。这本书见证了他们的自我磨砺与沉潜致思,而严格的文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在山大,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致力于流域水环境污染问题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结合国际前沿研究方向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系统研究基于污水绿色再生、生态储存、梯级回用的新理论、新技术,为流域水环境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这就是张建教授带领的山大流域水环境研究团队。作为治污保水先行者,他们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王克芳,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20年当选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山东大学优秀教师、山东大学卓越教学奖、山东省教育系统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荣誉。作为主编、副主编,正式出版《健康教育》《护理学基础》《护理研究》等数本教材。兼任教育部护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护理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护理学类专业本科教材...
张庆竹,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山东大学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发表第一/通讯SCI论文100余篇,正面SCI引用2000余次。作为第一/通讯作者在环境学科顶级刊物Environ.Sci.Technol.上发表论文12篇。获环保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一项、山东省高等...
张煜,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中共党员。社会学专业排名第一,班级团支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第二十三届学生会主席,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骨干。获国家奖学金、山东省政府奖学金、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山东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50余项。参与2项国家级社科项目、1项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横向课题及多项创新创业赛事。现已保研至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山东省青岛第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化的表达方式中焕发新生?有千万粉丝的短视频创作者、山东大学2013级校友朱铁雄给出了他的回答。对了解他作品的网友来说,朱铁雄受邀登上龙年春晚可谓惊喜,实则并不意外。此前,“90后”朱铁雄的短视频作品已在互联网上传播甚广。34个短视频,全网3500万粉丝数量,仅在抖音平台就获赞超1.5亿——他的短视频用剧情加特效变装的方式演绎中国式情感,展现传统文化和非遗传承的热血与浪漫,被网友称为国风变装的“天花板”作品,“每次看他的视频都会热泪盈眶”。在央视对他采访视频的评论...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学问”,是周向军为人、为学、为师的生动写照。30岁大学毕业,40岁晋升副教授,47岁晋升教授,周向军一直坚持实事求是,踏踏实实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在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40多年中,他谦逊乐享,引领学科建设,循循善诱,凸显育人本色,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和骄人业绩。周向军,山东大学二级教授...
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政党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教材委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委员会学科专家组专家组成员,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库首批专家,山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山东省党委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成员。2018年入选《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山东社会科学名家名作展》...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这是朱展鹏在校长奖答辩中提到的一句话,也是他所坚信的:达成远大的目标很难,但只要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则“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在目标的指引下,朱展鹏做规划、定计划,不断充实自己。他穿山寻路,翻山跨海,“直入白云深处”,他一路高歌,追寻着自己的热爱与理想,过着充实但滚烫的人生。朱展鹏,山东大学第二临床学院临床医学(双语班)专业2019级本科生,成仿吾英才班第四期学员,中共党员...
马艳姣,山东大学2020 级物理学院本科生,中共预备党员。连续两年获山东大学三好学生,获评2022 年、2023 年国家奖学金,2021 年国家励志奖学金,获评山东大学2023年度校长奖、宝钢优秀学子奖学金、“自强之星”荣誉称号等。初见马艳姣,下午的阳光正落在她肩边的窗台,她温柔而坚定的目光从镜片后透出,谈起对物理始终如一的选择与追逐,正如她在山东大学物理学院的“学子风采”中的留言:未来想做高能理论,感受从夸克到宇宙...
响晴的上午,赵伟教授的办公室里,错落有致的绿植在阳光的照耀下映得屋里如春天般生机勃勃。“爱笑”,是师生对他评价最多的词。他说起话来一直面带温暖的笑容,让人如沐春风。他说,自己很喜欢养植物,看植物慢慢生长,会觉得特别有活力。就像他同样喜欢培养学生,看着他们慢慢成长成才,“这种感觉特别好”。作为免疫学领域的专家,他将科研工作中对于未知的探索比作开盲盒,风趣的话语中饱含踏实淡然、快乐科研的态度。赵伟...
张亦诺,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20级PPE菁英班本科生,团支书。荣获2023年度山东大学校长奖,曾获国家奖学金三次,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学生、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山东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最美团支书、先进团干部、三好学生等,学业成绩排名专业第一,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优异成绩完成交换项目,在CSSCI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一篇。选择PPE,幸遇良师益友回望大学四年时光,张亦诺表示加入PPE是她本科期间做出的最正确的决定之一...
编者按:在哲社学院,有这样一个公益项目团体,他们以推动中国青少年哲学教育为目标,以培养青少年探索精神为宗旨,长期致力于青少年哲学课程的开发与传播,三年来,团队打造了成熟完整的课程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和3所学校、5个社会组织建立了长期合作。获得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立项、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推荐项目和省级立项、2022年第四届济南市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三等奖、2023年山东大学...
王仁卿,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荣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山东大学生态学科学术带头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他长期致力于暖温带植被生态基础和恢复研究,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基础专项等科研项目10余项,省部级重大项目20余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在中国暖温带植被分布、格局与动态、生物多样性、生态保护与恢复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荣誉奖...
“希望越来越多的山大老师和学子关注并开展透明质酸研究,使透明质酸能在更多领域造福人类。”山大校友,华熙生物副总经理、首席科学家郭学平缓缓地说。华熙生物研发中心位于济南市历城区港西路的一栋科技感十足的大厦内。大多数时间内,郭学平都在这里开展工作。他日常习惯穿一身深色西装,为人低调内敛,有种儒雅沉稳的气质,讲起话来缓慢低沉,给人一种静水流深的感觉。谈起自己的研究领域——透明质酸,他的语调中多了几分...
王君豪,中共党员,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澳合作办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班长,曾任院学生会执行主席。曾获国家奖学金、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排名第一)、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学生、山东省大学生创新之星、山东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等。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全国金奖、“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特等奖等国家级奖项13项、省级奖项16项,校院级奖项66项;与此同时,累计申请国家发...
11月底,小雪节气已过,校园中却还在上演着色彩斑斓、美轮美奂的秋景画卷。25日,恰逢周末,山东大学2023年校友工作会议在中心校区召开,众多校友从天南海北汇聚于此,畅叙情谊,共话发展。山东大学校友青年CEO俱乐部副理事长、有人物联网董事长兼创始人古欣也作为校友代表受邀参会。远远的,就看到他步履轻快地走过来,边走边欣赏着周边的景色,眼神里透露出无法掩饰的欣喜。他身体笔挺,笑容真挚,思维敏捷,说话语速快而清...
李刚,齐鲁医院神经外科学术带头人,山东大学脑与类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山东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学术成就奖”、首届“鲁卫工匠”、首届“专科精英奖”等奖项及荣誉。兼任山东省神经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山东省医学会第十五届理事会理事,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前任主委,山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
“中国现代文明是在五千年农耕文明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古代村落研究中研究的村落不仅是历史,更是与当下密切相连的一种存在。以村落为基础的农耕文明基因以及农耕文明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响与时俱在。对中国古代村落发展的研究表明,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村落始终是城乡一体社会结构中的基础,始终是与城市共存的基本聚落单位,始终是乡村社会的基本组织单位,始终是农耕文明基因得以递延的媒介,始终是人们的精神家园。西方社会的...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