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3月22日,国际安徒生奖得主、著名作家、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曹文轩做客山东大学文渊讲堂第27期,作题为“文学感觉分析”的学术报告。副校长曹现强主持活动。


讲座中,曹文轩从自身经历与创作经验出发,围绕“敏锐的感觉”“丰富的感觉”“特殊的感觉”“精微的感觉”四个层面进行作品分享与故事讲述,聚焦文学阅读与文化积累,深入剖析了文学感觉与知识教化在艺术创作与文学接受中的重要性。他表示,相较于人工智能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人类创作者对微妙情感的体察、对幽微人性的把握、对生活肌理的独特感知,正是艺术创作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在问答互动环节,曹文轩分享了自己创作《蜻蜓眼》的材料来源与创作经历,鼓励同学们广泛地取材于生活。针对如何将文学感觉转化为艺术表达的问题,他指出,一代代读者的探索确定了好书的基本品质,只有持之以恒地从好书中汲取知识,才能达成由文学感觉到文学表达的实现。
山东大学文渊讲堂于2023年9月启动,目前已成功举办27期。本期讲座同时也是山东大学作家书院系列活动之一,未来作家书院将进一步构建“创作+研究+育人”一体化模式,不断打造新的学科亮点。
曹文轩,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所长。出版长篇小说有《草房子》《蜻蜓眼》《青铜葵花》等;创作绘本有《羽毛》《烟》《夏天》等90余种;出版学术著作有《第二世界——对文学的哲学解释》《小说门》等。250多册作品被译为英、法、德、俄、希腊、日、韩、瑞典、西班牙、意大利、阿拉伯、波斯等40余种文字。曾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文学奖金奖等重要奖项50余种,并获得多项重要国际奖项。2016年4月获国际安徒生奖,2017年1月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供稿单位:人文社科研究院 文学院 作者:胡玉翠 尚文月 郝思羽 摄影:童彤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孟丽 张穆楠 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