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大人物 : 正文

  •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

医者 仁心

发布日期:2011年11月29日 11:27  点击次数:

  8月26日,我们志愿者一行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千佛山脚下李兆亭教授的住宅楼下。一想到“李兆亭”三个字,其后跟随的一连串光环就映现出来:山东省立医院的开拓者,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的一块金光灿灿的招牌,山东大学如雷贯耳的名人,山东医学外科学界泰斗级人物,盛传他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查房时是“人山人海”。想到这里不禁有些忐忑,然而走到楼下的一个电话让我们顿时消除了这些顾虑,89岁高龄的老教授亲切地喊我们“小朋友们来了啊”,而且执意下楼来接我们,亲切地喊我们进屋坐下。环视这栋老房子,几间屋子里摆设着最简单的陈设,却整齐有序,师母也是笑盈盈地给我们倒水,老两口一直说,有年轻人来玩真好。老师和师母亲切和蔼的话语,让我们消除了紧张,觉得亲切如亲人一般。我想,正是这样最权威的长者才有这种朴素的亲切,这种亲切或许是历尽世事、洗尽铅华后沉淀下来的某种生命的真谛。

为医之道
  李兆亭教授问过我们专业年级后,就开始向我们娓娓道来自己从医六十多年对医生这个职业的认识。提到选择学医这条道路的原因,他表示可能只是当年对于西医的一种莫名的神秘感,算是糊里糊涂进门了,没想到一干就是一辈子,且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成为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开拓者。李教授说,就他看来,医学行业的特点,简言之有三:一是,一辈子和痛苦打交道。二是,对待什么病人都是平等的。三是,时刻带着爱心去干。李教授解释道:尤其“平等”两字,更要时刻谨记。“病人在我眼里只是病人,不分什么高低贵贱的。可能反而是农村比较贫困的病人,我照顾得更周到些,要考虑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有一颗善良的心最重要。
  李兆亭教授总结了医学工作的两个难点:没有时间限制和一辈子都得学习。他提醒我们年轻人,这是条艰苦的路,一定要有思想准备。当代从医的难点恐怕来自“医患关系”这四个字。但李老却用他坚定的眼神和话语给我们鼓励,说这只是一个阶段,身处这个阶段的后辈们要做到:有思想准备,能掌握尺度,靠智慧来处理。
  “医生的幸福,就在看到病人康复笑容的时刻。那是一种真正的幸福,真正的满足,是其他职业所没有的”。听到这里,我们不禁深深感动了,这是一种怎样纯洁的境界。在现在这样多少有些浮躁的年代里,又有多少人能放慢脚步体会这种所谓真正纯正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会是你遇到困难、坚持向上的动力。”听到李老的这些话,我们如沐春风。作为年轻的医学生,自己也要追逐这种动力,这种幸福感。

为人之道
  李兆亭教授说,做人最重要的是四个字:爱、信、谦、荣。爱,因为整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人都需要帮助,所以应尽自己所能做到互助;信,诚信是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虽然现代社会常有诚信缺失现象发生,但我们必须有信心,并从自我约束做起;谦,谦恭的态度是每个人保持进步的动力;容,宽容,对社会、对同事、对病人都要宽容,有容乃大,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心胸宽广,保持乐观。另外,对于每个年龄段的人来说,不管老人还是年轻人,不浪费时间,这一点要时刻谨记在心。
  李老笑盈盈地告诉我们,他最近总结了为人之道24 字:“明白事理、分辨是非、掌握分寸、对事忠诚、待人仁义、律己严谨”。讲到这里,一直在书房里看书的师母贾老师走出来,也加入进来聊天。李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师母,她是老齐鲁的校友,53年毕业的老临床七年制,也是齐鲁医院普外科的元老。贾老师说,李老的这二十四个字自己最理解和认可。说到这里,老两口相对而笑,也让我们这些身边的人感受到了两位老人的默契和幸福。师母讲到,这二十四个字是李老最近总结出来的,她最后加了“乐此不疲也”,算是他们老两口幸福晚年的小法宝。
  师母对自己的老伴也作了一番评价,说李老这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做好事,乐观,即使现在年近九十,依然乐于助人,别人有求于他或者关于就医看病的问题,他总是尽力为之。乐观的心态也是李教授的一大闪光点,他即使在生病的时候,也依然保持着一颗乐观的心,甚至还开玩笑道,“我用的药可是最近几年才研究出来的,现在让我用上了,多幸运啊”。这种幸运正是来自李教授乐观的心态。我们也送上最真挚的祝福,祝他保持健朗的身体。

充实晚年
  谈到老年的生活,李教授乐呵呵地说,现在社会上对老年人误解,认为年老了体力记忆力都差了,但是他们还有丰富的经验,可以将经验交给年轻人。
  虽然李老近两年不查房了,可是每周五都去齐鲁医院参加疑难病例讨论。就像他说的,他喜欢和年轻人交流,了解科室里最新的动态。看着李教授头上的白发,想到虽然年近九十高龄,却仍然想着怎样继续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做一点贡献,我们不禁心生敬佩。
  平时的时间,李兆亭教授就是看看“闲书”,总结人生,将近一个世纪的切身感悟写下来,教诲后人。谈到读书,他现在喜欢研读哲学书籍,还用他标准的发音说到philosophy是门极高深、极有益的学问。又对我们提到季羡林的书,说到他特别认同季老的一个观点,也是自己从医为师几十年的感受:人是一代代薪薪相传的,人生的任务不仅为自己,也需要一种社会责任感。所有这些感悟,李老现在都尝试用文字记录下来,并在博客上连载自传,用“时尚”的载体传递悠远的情怀。而其撰写的感悟心得也在千佛山医院作为大家风采印刷宣传,医护人员人手一本。

寄语后辈
  “人,最重要的是力量大,有思想,不断成熟的。”李兆亭教授有太多话想告诫年轻人。年轻人正处在人生最初的25年里,他把这个划做人生的第一个阶段,是学习知识的好时光,对于医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医生是个苦职业,想干医生就要能吃苦,精神和体力上都得吃苦,苦尽才能甘来。
  “医德高,医风正,医术精”,是一个好医生要具备的素质,也是李老要送给年轻人的话。首先,也是最重要的,要有善心。李教授还举例道,他最近刚看到的英文杂志有篇文章“it is hard to be nice”,译为“做好人难”。但是善心是为人之本,为医之本。医风,要正,要严谨,要认真。最后,精湛的医术,要锻炼,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同时加强创新精神,临床和科研一同重视。他语重心长告诉我们,年轻人是医学未来的后继者,一定要从学习阶段就树立大志向,自我珍惜,自我鞭策,以“大医”为目标和使命。
  采访不知不觉进行了两个多小时,我们不便继续打扰,起身告辞,李教授热情邀请我们以后常来家里玩,老两口坚持把我们送出门、看我们下楼才回去。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李教授把自己对医学的体会、对人生的理解倾心告知于我们。他反复提到,做一个好医生,做一个善良的人,体会人间最纯洁的幸福。这样的医之大家,时刻保持纯洁的赤子之心,交谈中不言坚辛,亦不流露愁苦,总是用最灿烂的笑容细数人生中的幸福。最让人感动的,正是这般仁慈善良纯洁的内心世界。这是我们后辈敬仰的高度,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李兆亭:
  
男,1922年12月生,于1945年6月在上海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任职于上海中山医院外科,为外科住院医师及总住院医师。于1951年奉调来山东省立医院任外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副主任;同时担任山东医学院外科教授、科研组副主任、讲师、副教授。1976年调至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外科副主任、副院长;同时为山东医学院教授。1986年调至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工作,担任外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社会兼职有中华医学会山东分会普外科学组顾问,抗癌协会山东分会普外科肿瘤学术组顾问,中华腹部外科杂志编委,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编委。主要专业为普外科,重点特长为胃肠道恶性肿瘤方面疾病的诊疗。早年钻研胃肠道外科,20世纪50年代中期完成胰腺癌根治手术。曾多次参加省内各地大面积烧伤抢救,挽救了大量病人生命,受到省卫生厅多次表彰。后将研究重点转向腹部外科恶性肿瘤的防治,曾发表“胃窦部癌肿的淋巴结转移的规律”、“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的处理”等论文,获得省科委和厅级科技奖。在诊治疑难、少见乃至罕见病症中独辟蹊径,有真知灼见。曾主编《常用腹部手术学》、《实用普通外科》,是卫生部统编教材《外科学》第五版编委,参编专著多部,包括《沈克非外科学》、《医学大百科全书》,是参编医学经典——《黄家驷外科学》的山医唯一一人。

【供稿单位:医学院    作者:张昀 逯茗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亭亭 佳奇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