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大人物 : 正文

  •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

医者担大任

发布日期:2011年06月07日 14:28  点击次数:

  [本站讯]张澍田,山东聊城人,博士、主任医师、教授,曾进入原山东医学院1980级临床医学专业学习,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消化杂志》副主编、《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副主编、《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副主编、《中华临床营养杂志》副主编。2009年被评为北京市科技新星,曾获北京市“五四奖章”、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专业和研究方向是消化内镜介入(微创)诊断与治疗,如早期肿瘤的内镜下切除、晚期肿瘤的支架置入、肝硬化出血的结扎和硬化、溃疡病出血的内镜下止血、胆结石的内镜下取石、胰腺炎的内镜治疗等。
    可以这么说,作为一名山东大学医学院二年级的“新兵”,我是怀着一份激动与惴惴不安的心情去拜访张澍田校友的。对于这位在国内消化内镜介入治疗技术领域颇有成就并早已担任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的年轻有为的师兄,想必每个后辈心中都会有着无比的崇拜与敬畏吧。然而见面后的互致问候和交谈却让我如沐春风、惊喜连连,脑海中不断浮现一句话:“校友之间永远是没有距离的,同样的母校经历就像共同的血缘一样会将他们的心迅速连在一起”。张教授热情平易、大气沉稳的气质,言语中深深的母校情怀,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以“大任”为己任 
    像很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考入大学的普通学生一样,张澍田也是从一个经济条件并不富裕的家庭中走出来的。他的老家在山东聊城,父亲就是当地闻名的内科医生。14岁时,他以全区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距家100多里地的重点高中。报到后看到的宿舍却让他大吃一惊:30多个同学安排住一个大通铺,被子挨被子,人挤人,夏天无法支蚊帐,冬天无法取暖,厕所距离宿舍500米开外,整个大房间只有一个25瓦的灯泡,闪着昏暗的光。
    陪他一起前来的父亲看出了儿子的犹豫,随手在一片纸条上写下了孟子的那段励志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段话不但打消了张澍田想转学的念头,也为他一生奋斗从医的历程定下了信念基础。
    1980年,张澍田以优异成绩考入了他一直向往的山东医学院,一心想要继承父辈救死扶伤的事业和梦想。时至今日,回想起在母校的学习和成长过程,张澍田依旧感激那时山医良好的教风学风,他谈到:“老山东医学院的校风很传统,学风非常好,是一个做研究做学问的好地方,美丽的校园充满着浓浓的文化气息,特别适合年青学子培养涵养以及做人和做学术的正气,这让他们终生受益。”八十年代初的山医校园,古老的校舍建筑中鼓荡着变革、突破和创新的激情,从老校长方春望教授、副校长苏应宽教授到一大批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基础和临床专家学者,都焕发出蓬勃的学术生命力,教与学的相得益彰缔造了老医学院在文革后一个令人惊叹的复兴时期,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医学领域里的中坚力量。张澍田和他的同辈学友们默默坚持着对医学知识的追求,同时也分享着国家和民族发展带来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在学习之余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培养了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张教授还特别谈到了大学时代受到两个校园偶像——张海迪和中国女排——对他的影响,在学校张海迪事迹报告会和中国女排获得奥运冠军之夜的学生庆祝集会中,他都留下了激动和自豪的热泪。在当时这些真正的“校园偶像”身上,他默默汲取着自己人生成长的养料,那就是:乐观、坚韧的生活态度和认真、协作的工作精神。
    从医学院毕业后,张澍田以优异的综合成绩被北京友谊医院录用,考虑到自己动手能力较强,本想进外科工作,但当时父亲却执拗地帮他选定了内科。工作没多久,张澍田觉得自己理论方面有欠缺,于是就确定了考研的目标。
    考研前没有一天假期,工作在医院急诊室最忙最累的岗位上,张澍田延续了他在大学里锻炼出来的“拼命”精神,每天高强度地工作学习,超过18个小时,一个月下来,体重掉了6公斤,最终他顺利拿到了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以同样的拼劲,张澍田只用了四年便拿到博士学位,优秀的天分和学业基础加上舍我其谁的“大任”意识让他不断超越自我。在成为北京友谊医院培养的第一个博士生后,他又在33岁、38岁分别成为友谊医院最年轻的硕导和博导,如今已是全国著名的消化医学专家和友谊医院最年轻的副院长。2006年,张澍田教授又与奥运冠军张怡宁和著名央视新闻栏目记者柴静一起当选为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成为北京市医药界的骄傲。
   
 以患者为支点 
    做消化科医生的最大特点是脏、苦、累,每天接触的病人中既有片刻不能拖延的急重症患者,又有传染性很强的活动期传染病人,干好这个专业首先要吃得起苦经得住累,这是张澍田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对下级医生和学生的要求。
    每天,他早上7点钟来到医院,先去病房看望重病人,再去院长办公室交接班;下午6点离开医院前,再去病房看望一遍重病人,一切处理妥善,才会放心回家。
    身为内科医师,张澍田不愿拘泥于传统内科药物治疗模式,这源于他对患者、对学科的一种责任感和紧迫感,对临床医学世界先进技术手段的敏感和较强的学习能力总能使他比别人更早地取得专业上的领先。
    比如,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消化内科的急危重症,也是晚期肝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一直以来在传统内科领域和外科领域都没有迅速有效和微创低伤的成熟治疗方案,张澍田在行医生涯的初期曾对此深感不安并反复钻研,怎样才能让病人少受罪、好得快是他一直探索的问题。
    1994年,张澍田被派到香港深造三个月,他对消化内镜介入治疗新技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第二年他再赴香港学习和考察,并率先引进了多项世界先进的内镜介入微创技术与设备。从此,友谊医院的内科医师可以通过内镜介入方式,经口和自然的消化腔道深入病人的上消化系统,并在录像画面的指引下,精确而迅速地止住胃内大出血,也可以有效进行胆管取石、消化道内早期肿瘤的切除等疾病的诊断治疗;1999年底,张澍田又被派往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医科大学消化疾病中心,跟随全世界内镜治疗胰胆疾病的先驱Peter Cotton教授学习高级内镜治疗技术。崭新的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治疗模式,并不断推动北京友谊医院消化系统疾病诊治水平的提高。张澍田教授和他的团队也当之无愧地成为国内这一领域的领军者。
    “是病人造就了医生,所以医生就应尽最大的努力,用最好的技术服务病人,回报社会。”张澍田这样说。多年来,张澍田一直保持着对西部边远地区消化病人的关注,数次带领医疗团队赴新疆、青海等西部地区进行系统的巡诊和义诊,并积极帮助对口的基层医院完善科室建设、提高诊疗质量。对于这些付出,张澍田一直视为责无旁贷。
    20多年来,在他面前,无数病人呻吟着入院,最终笑着出院。感人的情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但若要张澍田详述一两次感动,他却腼腆着,仿佛一时都记不得了。也许,在他,这些早就习以为常。
   
 以母校为骄傲 
    采访结束之际,张澍田意犹未尽,关切地说:“现在的山东大学医学院,前身的齐鲁大学医学院,都曾是那么辉煌,是一代又一代医学大家的摇篮,治学严谨,成果累累。我虽不能亲手为母校的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但我无时不为母校的昨天而自豪,为母校的今天而骄傲,更对母校的明天充满着期待!”
    深情的话语让身为后学的我深受触动,在心里默默回应:作为母校的年青学子,我们也一直为像张澍田教授这样的优秀校友、学长而自豪,为身为山东大学医学院新的一员而欣慰!

【供稿单位:医学院    作者:陈帆 张明光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亭亭 非非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