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大人物 : 正文

  •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

名师张瑞林:责任铸师魂 创新谋发展

发布日期:2009年10月26日 15:32  点击次数:


    [本站讯]“作为一名浩瀚知识面前的求学者,要不知疲倦,永远攀登,用‘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指导自己,成为‘知识就是力量’的受益者。”正是对知识的渴求,使得山东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张瑞林教授拥有了丰硕而殷实的人生。在事业上永不服输,力争第一的理念,是张瑞林教授不懈追求的目标。而对待工作和生活的责任和激情,又是他奋力拼搏、不知疲倦的动力源泉……
    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铸就师德风范
    张瑞林教授二十余年兢兢业业,辛勤耕耘,怀着满腔的热血和赤诚之心,汗洒讲台,教书育人,成绩斐然。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得益于他对教师职业的独到见解。首先,他认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是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这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首要条件。其次,他特别强调了教师对于教学规律的把握。对于教学规律的把握需要深刻研究所教学科的内容与规律,抓住特定学科的特点和教学特色,把握学生的学习成才规律,教师在这里起着关键的引导作用。第三,他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那就是要具有追求“名师、名课、名教材、名成果”的愿望和决心,只有这样才能驱使自己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潜心钻研、不甘寂寞,站在专业学科发展的前沿。
    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使得张瑞林教授将满腔热血挥洒在讲坛上。他执教的《体育管理学》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他大量运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和现场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亲身”与管理接触,从而使学生真正与管理为伴。他注重因材施教,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建立社会实践、健身指导实践、体质健康检测实习、竞赛组织工作实习“四位一体”的教学实习模式,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程讲授中积极创设“研究性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思维,调动学生内在学习潜质,并以突出“案例教学”为手段,培养学生课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增加瑜伽、野外生存等新颖的项目;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所授课程实践教学计划,与泰山体育产业集团,鲁能体育产业文化中心,山东省篮球、排球、田径等项目管理中心,建立了12个长期合作实习基地,与4所海外高校、6所国内高校建立了体育专业学生“访学”合作关系,以开拓学生视野;在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在体育专业研究生中实行“校外合作导师制”,并实施部分学生海内外“访学”活动和全体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张瑞林教授不断探寻着本学科领域最新研究动态和成果。他在研究、探讨的基础上,先后主编出版了《体育管理学》、《体育与健康》和《普通高校研究生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论》等著作27部;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8项;曾获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社会科学成果、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9项;在《体育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中国体育科技》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目前承担国家“十一五”规划系列立项教材《大学体育》的总主编和全国教育“十一五规划课题”、国家体育总局、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等课题多项。他还曾多次被邀在美国、俄罗斯、日本等高校讲学。
    正是他对待教学工作的热爱与付出,使得他的学生深深感受到:“张瑞林教授以他强烈的事业心、使命感,感染着我们;以他严谨的治学态度、诚信育人的师德风范,鞭策着我们;以他渊博的知识、高超的学术造诣,激励着我们。”
     抢抓机遇 促使体育学科建设快速发展
     张瑞林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和专业建设负责人,根据社会对体育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依托山东大学的多学科优势,以精品意识为先导、以特色建设为目标,在短短8年时间里建立了体育专业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三级”学历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目前体育学院拥有1个体育本科专业(另外还有3个高水平运动员本科专业)、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实现了体育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这样的三级人才培养发展方式在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中独一无二;相对于师范类院校和单一体育专业院校而言,是在极短的8年时间里走过了别人几十年的道路,无论在建设的速度、跨度、层次上都首屈一指。
    2000年合校之初,张瑞林教授就着手谋划合校基础上的体育专业发展之路,经过分析他认为:首先,体育专业建设的根本在于面向社会需求。随着社会发展,对于复合型体育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尤其是随着大众健身服务业的兴起,体育产业已成为朝阳性产业,都向体育专业建设提出了新的人才需求。其次,合校后的山东大学,多学科交叉优势更加凸显,在这个平台上可以迅速整合教学资源,来加快体育学科的发展。正是他对体育人才市场的敏锐把握和对学校教学资源的科学分析,山东大学体育学院抓住了机遇,“社会体育”专业2001年获得批准,2002年开始招生;2003年第一个体育专业硕士点获得批准;2009年2月二级学科博士点又获得申报成功;在这个过程中,体育专业继续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也得以健全。对此,张瑞林教授谦虚地说:“体育专业、学科的快速发展,仅仅是相对自身和本学科领域而言,山东大学众多知名学科、专业对体育学科、专业发展所提供的鼎力支持帮助,是我们起步的基础,同时,体育专业和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也使我们更加感到尽快提高学科、专业内涵建设的压力,也是我们的工作动力所在。”
    在张瑞林教授带领下的体育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他把这个过程形象的比喻为“搭建平台”,先要砌好台基——本科专业,然后一砖一瓦垒墙面——硕士点,最后建好平台——博士点,这个平台为同仁们的发展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天地,可谓“筑巢引凤”的具体体现,对引进人才、教学团队建设等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奠定了体育专业、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的互动发展基础。正如同行专家对他的赞誉那样:张瑞林教授是名副其实的体育教育界领军人物之一。
    务实创新 学校体育工作成绩斐然
    体育学院除了肩负着与其他学院同样的学科、专业建设工作之外,还肩负着繁重的全校体育工作。不仅包括面向全校本科一、二年级学生的必修体育课和本科三、四年级及研究生的任意体育选修课教学工作,而且,还肩负全校学生的课外群体活动开展、高水平运动队训练与竞赛、体育场馆设施管理与服务等四大方面的工作。
    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张瑞林教授坚持发挥体育课程建设的主渠道作用,根据相关文件,在学校压缩必修课时的大背景下,他积极协调和推进本科三、四年级和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程,使学生享有更多的体育教育权利;以立项促进教改,鼓励和组织更多的体育教师申报各级教学立项活动,并取得成效;以调整体育的组织形式为手段,尽量满足学生不同活动兴趣需要;以强化教材建设为突破口,使教学内容更能适合学生接受体育知识要求;以改进教学评价为切入点,突出对学生的激励与发展。
    在学校群众体育的开展中,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结合学校体育的实际情况,他积极策划和推动面向全体学生的“阳光体育运动”,并形成了明确的“一二三四”学生阳光体育总体工作思路:即“打造一个品牌、突出二个亮点、培植三条路线、实现四项目标”的基本做法。有效的措施,积极的工作步骤,使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初见成效,并作为全国大中小学唯一代表在2008年5月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推进大会”上进行了经验介绍,起到了示范和推广作用,学校也多次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为落实《山东大学服务山东行动计划》,寻找体育专业服务山东的契合点,他抓住山东省举办“十一届全运会”的机遇,与山东省体育局、山东省教育厅共同建成了依托山东大学体育学院师生力量、由政府部门行政推动、面向全省140个县市区的全民健身宣讲长效运作机制。不仅找到了学校体育服务山东的途径,而且,也为学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实践锻炼平台。用他的话讲,该平台的搭建可实现四个目标:打造一个品牌、锻炼一支队伍、培养一批学生、受益一方群众。今年暑期这一活动的有效落实,已充分证实了这一切。同时,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对山东大学体育学院服务山东和“十一运”行动进行了充分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在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中,新山东大学成立以来,学校男子排球队、女子排球队、男子足球队、男子沙滩排球队、女子沙滩排球队、男子乒乓球队等均夺得过全国大学生各单项锦标赛冠军,打造了山东大学运动竞争品牌与特色,培养了奥运冠军邢慧娜等一大批优秀运动员,山东大学代表队连续三届夺得象征一所高校综合竞赛实力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校长杯”。为此,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山东大学“体育突出贡献奖”,同时山东大学也多次受到省教育厅的通报嘉奖。
    为改善学校体育场馆设施条件,他先后吸引社会赞助资金约400万元,保证了体育场地建设顺利进行,大大改善了体育教学基础条件。
    “人生有没有价值在于能为社会贡献多少。有价值的生存时间在于工作;没有责任,什么也做不成,责任越大,则目标越明确,工作也越勤奋。”张瑞林教授一直这样激励自己,因此他能够十几年如一日的把全部精力放在工作、教学和科研上,没有节假日的概念,通宵达旦已成为家常便饭。如果你要问他是什么支撑着他,他一定会回答是“责任”!他说,责任大了也必然会累,但是,人生只有这样才有意义。为实现“要把山东大学体育学科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内同类学科一流层次上、要把学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和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定位于全国高校领先及示范性上、要把学校竞技体育比赛水平定位于保持全国高校绝对优势上”的宏伟远景,他在山东大学体育工作第一线默默地奋斗着……
    张瑞林,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先后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高校优秀青年体育教师、霍英东青年教师奖、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人、国家级精品课程主持人和主讲人,国家级精品教材主编等多项荣誉;现兼任教育部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技术学科组副组长、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体育协会主席、中国工科院校体育协会主席、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体育工作委员会主席等多项社会兼职,并受聘多所高校客座教授。]

【供稿单位:宣传部 新闻中心 教务处 评估办    作者:王莉莉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张青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