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大人物 : 正文

  •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

山大哲社学院臧乐源:我的父亲臧克家

发布日期:2009年03月27日 14:22  点击次数:


    [本站讯]我的父亲臧克家,到2009年2月5日,已经逝世5周年了。但,他的慈祥的音容笑貌,崇高的人品学品,光辉的人生业绩,却越来越鲜活地在我的记忆中涌现。几十年来父子情深,真是千言万语。现在仅从几个方面谈一谈。
    “他还活着”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诗句很平常:但却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我们家人和社会公众都认为,我父亲这诗句用在他自己身上,也是很合适的。
    我的父亲不仅活在家人和文朋诗友中,而且还活在很多很多人的心中。有一次,我到昌乐二中讲学,当主持人提到我父亲的名字时,4000多名学生立即站起来热烈鼓掌。这是充满崇敬和爱的掌声。我感动得热泪欲流。是啊,我的父亲还活着啊!“热爱人民的诗人,人民的心目中有他永生的画图。”
    2007年10月,山东大学中文系83级同学,满怀对老诗人老学者的崇敬,向母校赠送了臧克家铜像,让他静坐在美丽的山大校园里,能天天和年长的年轻的校友们见面。他们有时坐在他的铜椅上看书学习;有的在他的铜像前轻轻地走着,好像在思考着什么;有的在他的铜像边静静地站着,好像有什么问题要向他请教。每当我看到这些情景,心里都非常感 动。我的父亲永远和山大人在一起。
    “我,一团火”
    我的父亲走了。越来越多的人,在探索他的精神,在思考他作为“当代诗魂”的魂。他在1992年的一首短诗《我》中这样写道:“我,一团火,灼人,也将自焚。”我认为,这就是他的精神,他的魂的集中写照。这也正如他在该诗的后记中所说:“我是个执著人生、热爱祖国与人民的人,有志向,富热情,易激动。由此,日夜燃烧,受大苦,得大乐。我有个习惯,好用短句,随时记下个人的深切感受。前年,为给自己的精神写照,记录下这样两个句子:我是一团火,灼人将自焚。”这就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对自己精神的自我定位。所以说,他是一团火,他的精神就是一团火的精神。一团火的精神,就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精神,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他“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这种精神体现在他一百年的人生历程中,体现在他的全部著作中。“与人民心连心,为正义鼓与呼”,这是2005年5月18日,迟浩田同志的题句,在这张难得的条幅上,将军还特别写明“书敬伟大的诗人臧克家同志”。这是一位革命军人对他一生的概括,是给他的最高的荣誉。我们全家都很感动。
    “思想大门洞开”
    我的父亲走完了人生百年,创出了诗人长寿的新记录。我的族叔王克迅诗云:“世道循环开新纪,傲霜青松又逢春。古来诗苑诸君子,寿逾百岁唯一人。”
    我父亲年轻时就体弱多病,曾经“摸过阎王爷的鼻子”。怎么会创造出这个生命奇迹呢?他的长寿之道是什么?这是很多人关心的,也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1959年他因病住院。病愈出院后不久,他写了四句:“思想大门洞开:情绪轻松愉快,锻炼、营养、药物,健康恢复快哉。”这也许就是他长寿的秘诀吧!
    “思想大门洞开,情绪轻松愉快”,这是父亲长寿的主要原因。这表明他的人生态度是豁达乐观、积极向上的。虽步入老年,却跳动着一颗年轻的心。1974年他以诗抒怀:“自沐朝晖意蓊茏,休凭白发便呼翁。狂来欲碎玻璃镜,还我青春火样红。”他给别人写字,也常常在落款处写上七十几岁、八十几岁青年。1995年,在住院期间,还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老来病院半为家,苦药天天代绿茶。榻上谁云销浩气,飞腾意马到无涯。”他就是以这样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向人生的巅峰、事业的巅峰一步步迈进的。
    他年逾古稀,仍坚持运动锻炼,天天散步,冬天不恋热被窝,不畏严寒;夏天不避炎热,不图清凉。每天5点多钟起床,不到6点就出街了,冬夏无间,从未中断。除了散步,他还在院中比划比划活动活动胳膊腿,家人戏称之为“臧氏太极拳”。到了新世纪,他还在床上活动筋骨,或由家人陪着在院中室内走走。
    他起居饮食有时,学习工作有序。他不崇尚豪华,穿不讲究,吃更简单,大葱、大蒜、花生米、咸菜,就是最喜爱的“小四样”。这“小四样”对他来说,远远胜过那些山珍海味。
    父亲不嗜烟酒。听母亲说,他年轻时烟瘾很大,但从1945年因病戒烟后,半个多世纪一口未吸。
    “天伦父子情”
    我的父亲是平和的人,是可亲可爱的人,是严父更是慈父。他在子女面前从不板起面孔,从不训斥我们。说他严,是对我们要求高,希望我们更好。我1983年晋升为教授,他自然很高兴,但是他并没有夸奖我,只是淡淡地说:“当了教授,不能徒具虚名,要名副其实,要多多地向季羡林、萧涤非这样的大家学习。”
    父亲对我们关爱教育的独到之处,是给我们写条幅。他根据子女的情况、特点,有感而发,有针对性,让子女及时受到教育。我们都十分珍惜这些凝聚着无限亲情的墨宝,我们深知其中所蕴含的开导、期待、勉励和鞭策。“向往同志义,天伦父子情。”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他喜欢的新时代的父子情。志同道合,平等交流。1979年,他给我写了王勃的名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悲尽喜来,识盈虚之有数。”是要我这个时任山东大学哲学系主任的儿子辩证地看世界看人生。倒“喜”“悲”二字,要我有积极乐观的人生追求。我60岁时,他给我写来了“六十岁,而耳顺,辨方向,识正音”,要我深化“辨”“识”的能力。1994年,我到贵阳去讲学,路过北京时,他给我写了四句鼓励的话:“太阳当空照,才华放光芒,百岁长途中,攀登永自强!”1996年,我离休后,他给我写了“保持健康,离而不休”,要我正确地对待、安排好离休后的生活。父亲的这些题词,鼓励我一生,也温暖我一生。
    父亲对我的爱,还表现在一些细微的地方。我们每年去北京探望父母,每次父亲都要给我们来往的路费。他怕探亲的花费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更希望我们多去几次,多享受几次天伦之乐啊!1997年,我到医院看望父亲,正赶上他吃饭,他用筷子夹了一粒花生米送到我口中,植英乘机拍下了这个感人的瞬间。这是年已92岁的病中的父亲喂68岁的儿子花生米啊!这张照片显示出来的父子深情是多么鲜亮、炽热、生动、形象、感人啊!
    还有一件事,也体现着深深的父爱。1957年,我和乔植英相识相爱,但还没有打算结婚。快放暑假了,我忽然接到父亲的来信,他说:“趁你姑姑、奶妈在青,我建议你们结婚,结婚费用我出。……”我跑到植英处,说了一些具体的意见,她虽然感到有些仓促,经考虑还是同意了。父亲很快就把钱寄来了。在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我和植英相亲相依,携手走过来了。我们过得幸福美满。2003年春节刚过,一天下午,父亲躺在床上,高兴地招手:要我们过去,说要和我们谈谈300元的故事。他说:“你们结婚是我提议的,还寄去了300元费用。”植英风趣地说:“是啊!要不是爸爸促成,我们还可能吹了呢!”父亲和我俩都哈哈地笑了起来。

【供稿单位:校报    作者:臧乐源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莉荔 亚洲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