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喀什地区,有这样一支医疗队,他们连续三年在当地开展支医工作,建标准、带团队、传技术,为提升当地居民口腔健康作出了积极贡献。他们就是跟随山东省援疆医疗队赴当地支医的山东大学口腔医院的骨干医师们。让我们走近他们,听听他们的援疆故事。
刘峰:用“所能”服务当地“所需”

右边为刘峰医生
2021年10月23日,医院选派急诊科科主任刘峰,跟随山东省第十批援疆医疗队前往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一年的支医服务。
作为口腔急诊科主任,刘峰主要擅长口腔颌面外科、口腔种植及口腔急诊等相关疾病的诊治。作为首名被派出人员,他深感责任重大,“不仅要把我们的特色专业技术带到当地,也要开好头、铺好路,与当地建立长期合作联系,让山大口腔品牌在新疆人民心中扎根,成为他们可信赖的口腔健康守护者”。
援疆期间,刘峰通过组建技术团队、制定相关处理流程与技术指南等,对当地口腔科资源进行初步整合,协助医院完善病房建设,并带领当地医院科室,开展了首例开放性下颌骨多发性骨折急诊手术,完成了复杂牙拔除、牙龈瘤、颌面部肿物以及口腔种植等相关治疗。
如今,复杂急性外伤患者不需要转院或者请喀什市区的医生来帮忙了,老百姓也不需要跑到很远的医院去种牙了,通过用自己的专业所长服务当地所需,刘峰与当地医护人员、老百姓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情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这是民族团结的力量。”他感慨道。
梁伟: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口腔医疗队

2023年2月,综合科副主任梁伟接过接力棒,跟随山东省第十三批柔性援疆医疗队,开启了新一轮的援疆支医征程,目的地还是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人民医院。与刘峰口外专业不同,梁伟擅长牙体牙髓病的治疗,是口内方向。
口腔内科相关疾病的治疗主要以手动精细操作为主,面对当地口腔内科诊疗理念滞后、技术薄弱的现状,梁伟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口腔医疗队是最关键的。
他以显微精准治疗为突破口,推动当地口腔显微治疗室落地;签约青蓝工程,带教两名维族徒弟。入疆一年的时间,他开展了热牙胶充填技术、活髓切断术、显微根尖屏障术、显微根管治疗术、显微根尖手术等多个需要特色技术的手术,填补了疏勒口腔10余项技术空白,让“拔牙”不再是当地患者的唯一选择。
工作之余,他坚持每周带领大家进行理论学习,遇到疑难病例也会组织大家进行分析。“刚开始的时候,科室里十几把牙椅位上,梁老师、梁老师……叫我的声音不断,每天都忙得乐此不疲”,这种一直被需要的感觉,让他都充满了工作干劲和激情。
援疆期间,梁伟郑重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在援疆支医一线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倍感光荣的同时,也让他在后续的工作中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郝新宇:从无到有,建设口腔科

“除了门口的一个口腔科牌子,还有一间房子,其余什么也没有”,这是2023年11月接过第三棒援疆接力棒时,儿童口腔科青年医师郝新宇初到喀什地区中医医院所面临的情况。
由于当地居民口腔保健意识比较薄弱,没有饭后漱口、少吃甜食的习惯,造成牙齿龋坏度极高,这让郝新宇意识到,帮助当地建立一个以中西医相结合为特色,现代化、标准化的口腔诊疗中心,使命在肩。
从招聘人员到采购设备,郝新宇一步一步建设着口腔科,如今,在他的努力下,喀什地区中医医院口腔科已成为整个喀什地区单诊疗位、单人工作量最高的口腔科室,每月可为700余名口腔疾病患者进行儿童口腔、口内、口外、修复等相关治疗。同时,郝新宇还积极引进儿童舒适化治疗技术,带领当地医院医务人员顺利开展了全疆中医类综合医院口腔科第一台儿童疾病全麻下综合诊疗术,填补了南疆地区舒适化诊疗的空白。
“虽然有时候语言不通,但能从他们治愈后的笑容里,感受到来自各族人民的信任”,郝新宇说。也正是这些信任,让鲁喀情谊纽带得以延续。
未来,医院将继续做好援疆支医工作,为新疆人民“笑口常开”作出山大口腔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