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作为国家安全社会实践“青行文萃•,卫安”实践团队的一员,我们展开了“文萃”这一主题的实践,我在香格里拉市古城非遗文化体验中心进行了非遗文化的学习体验以及对非遗传承人的采访。当我踏入非遗文化的世界,一场关于传承与守护的奇妙旅程就此展开,我沉浸于藏香制作与唐卡绘制,与非遗传承人深入交谈,那些鲜活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如同熠熠星辰,照亮了我对非遗文化的认知之路。

首先跟随着讲解员对香格里拉独特的文化有了一定认识后,我们先体验到的非遗是藏香制作。体验其制作就宛如一场与自然的灵魂对话。初入藏香工坊,那股醇厚、悠远的香气便萦绕身旁,似是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轻轻捧起檀香、沉香、藏红花等香料,自然的质朴与纯粹扑面而来。按照独特比例调配,再将其搓制成香,这不仅是技艺的呈现,更是岁月沉淀下的智慧结晶。

之后,我体验了唐卡的绘制。唐卡是藏区一种用金、银、天然矿物质颜料等绘制在特殊画布上的卷轴画,早在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便已在藏族地区出现,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2006年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天然矿物质与植物制成的颜料,在画布上晕染出永不褪色的色彩。
最后,我对非遗传承人德吉拉姆老师进行了采访。与非遗传承人交流,我被他们纯粹的坚守所打动。一位藏香传承人,从儿时起便追随长辈的脚步,几十年如一日,在这一方小小的工坊里,守护着藏香制作的技艺。虽然也有谈及传承的艰难、无奈,但她的眼中却一直闪烁着对传承的执着,我采访了德吉老师很多问题,但一直萦绕在我脑中的是这一句话——“传播的是文化,传承的是文明”。
非遗文化,是民族的根脉,是国家文化安全的坚固防线。它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与精神,在全球化浪潮中,为我们筑牢文化自信的基石。此次实践,让我深刻明白,传承非遗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以笔为剑,以宣传为刃,划破大众对非遗的陌生;要以热情为引,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其中,为非遗注入青春活力;要以行动为基,呼吁社会各界关注传承人的困境,给予他们有力支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耀眼光芒,为守护国家安全贡献磅礴的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