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半岛真人(中国)官方网站 > 正文

学生

煤炭开采地下水运移与保护综合智能试验平台保水开采试验见证者 张金厚

张金厚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22日 22:15 点击次数:

不久前,我有幸跟随导师王汉鹏教授来到国能集团水资源全国重点实验室,亲眼目睹了国际领先的煤炭开采地下水运移与保护综合智能试验平台,并参与了试验平台保水开采试验。此次试验得到国家能源集团总经理余兵、北京低碳院党委副书记张明辉、实验室主任顾大钊院士,以及来自中国神华煤炭运输部、中国神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等行业内多位专家、领导的高度评价。试验的成功,不仅证明了团队在解决复杂科研问题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创新能力,也让我真切感受到科研的力量与魅力。

理论联系实际,聚焦重大工程。作为一名博士生,我非常荣幸参与了山东大学承担这个国家能源集团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发项目。该试验平台是针对我国西北部缺水区域地下煤炭保水开采的国家重大工程需求,完全自主创新设计的综合性物理模拟试验平台,涉及岩土、采矿、机械、控制、计算机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交叉以及多系统的配合,具有极高的复杂性和研发难度。作为研发团队的核心成员,我积极参与各模块的研发与调试工作,并与团队成员共同攻克技术难题、不断优化试验平台。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也更加坚定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决心。

平台团队支撑,真学实干笃行。在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平台和岩土中心团队的支持下,我不仅参与了试验安全管理、日常汇报等各项工作,还积极投身于试验平台研发和调试的核心工作。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各模块的功能和设计方法,我与技术人员密切讨论并优化各模块功能,见证了许多关键技术难题的攻关历程。例如,针对大容重相似材料在高远距离无尘负压输送过程中的堵料问题,团队成员创新性地提出了螺旋负压定量输送技术,并经过多次方案测试验证后成功实现;针对相似材料自动配制过程中的加水和硅油难题,团队成员创新性地提出了水和硅油乳化与雾化加注的方法和技术,并经试验证明效果良好。一个个难题的攻克,不仅展现了团队成员精益求精和创新思维的精神,而且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合作与探索的真正含义,从而更加坚定了我们在科研中不断挑战自我、砥砺前行的信念。

科研反哺教学,实践引领创新。导师王汉鹏教授一直秉持着“科研反哺教学,实践引领创新”的理念,通过以国家重大工程为科研案例启发教学、以原创性研究成果反哺教学,开创了这一独具特色的培养模式,深化了科教融合和师生互动。他常教导我们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从而才能迈向学术的更高层次。

自从参与平台研发的核心工作以来,导师亲自带领我们与相关技术人员讨论、不断优化每一环节,确保试验平台各系统精准对接,并引导我们“既习其理,又习其器”。通过科研攻关的历练,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得到了全方位的锤炼,实现了专业学习与价值养成、科研创新与工程实践的有机融合,极大促进了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也为学术研究注入了更多活力与动力。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回顾这段科研历程,我不仅收获了宝贵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经验,更在实践中深刻理解了科研的意义与价值,也更加明确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同时,我深刻意识到,真正的科研不应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需要不断地实践、验证与改进。我将带着这份来之不易的科研经验和老师的教诲,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不畏艰难,砥砺前行,迎接每一个新的挑战与机遇。


【供稿单位:齐鲁交通学院    作者:2023级博士生 张金厚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王莉莉 路镇綮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