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半岛真人(中国)官方网站 > 正文

学生

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生物质能小车项目成员 徐嘉

徐嘉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25日 20:53 点击次数:

今天,我们集中备战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省赛已进入了最后的紧张冲刺阶段。回想这段备赛时光,从项目最初的构思萌芽,到现在作品的基本成型,每一步都浸透着团队的心血。

寒假伊始,在工训中心周小泉、赵子峥两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开启了设计、建模、加工、组装、调试的“闯关之旅”。工训中心就像我们的“梦想孵化基地”,为我们提供备赛场地和技术指导,制定了《工程训练中心寒假期间加工保障指南》,让我们能安全、规范、便捷地使用所需的加工设备及材料,全身心投入到作品打磨和调试中。

备赛过程遇到过很多技术难题,但来自老师们的帮助和鼓励给了我们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信心和决心。还记得寒假最后一天,我们正在调试场地上讨论凸轮转向和预计轨迹存在偏差的技术难题时,抬头看到调研各项开学准备工作的李术才校长正向我们走来。李校长对我们的生物质能小车项目很感兴趣,我们迫不及待地向校长介绍了小车的设计理念、结构特征,以及能在长征路线地图上精准实现重走长征路的功能。当李校长得知我们是大二本科生,通过校赛选拔即将代表学校参加省赛时,他亲切地鼓励我们说:“别看现在起步比较困难,但是小树苗一定会长成参天大树!你们要敢闯敢创,争取在更高级别的赛事中争得荣誉。”这句话就像给我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点燃了我们内心的斗志。

交流中,我们也向李校长提到了在调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瓶颈,李校长告诉我们,创新很重要,团队的创新是更大的力量。这让我们对团队合作和创新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受到鼓舞的我们继续投入到紧张的调试工作中。为了解决凸轮回转中心和主动轴回转中心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的难题,我们更换了新的前转机构,重新调整发车位置和凸轮角度。团队成员围坐在一起,共同讨论,一点点调试微分头的刻度和发车角度,一遍又一遍地进行发车测试,根据小车运行轨迹对凸轮进行打磨。发车时,我负责摆放发车板,另外两位同学负责摆放小车和调整发车器,对每一次调试都认真记录轨迹,总结经验,再调整优化。经过几十次的尝试,终于找到了最合适的发车位置与角度。看着打卡点数越来越多的小车,我们对比赛充满了信心。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科学的态度,向着省赛和国赛全力冲刺,不负期望,在工创大赛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供稿单位:核科学与能动学院    作者:2023级本科生 徐嘉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谢婷婷 王雨馨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