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电脑屏幕上,映照着一行行代码。早饭后,我们聚在一起,对程序进行了最后的测试。回想这段时间,从一筹莫展到井然有序地完成了实验室预约小程序的功能增进,我们感到无比激动。这不仅是一个程序的优化历程,更是我们团队的共同成长历程。
“山集科创”小程序此前就有座位预约、新闻速递和交流学习功能,自上线以来,在学院内收获了良好的口碑。此次新增了器件查找功能,一方面为使用者提供便捷的器件借取服务,另一方面助力实验室管理者优化器件管理效能。我们将实验室的器件作了细致归类,同时配备搜索功能,使用者只需点击相应器件,就能便捷地查询到对应的位置信息、容量以及使用权限,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查找和使用实验室器件的效率。看着同学们在试用小程序新功能时专注的神情,听到他们对新功能的认可和建议,我感到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这次开发最初的构想源于我作为科协成员参与实验室工作的切身体会。在日常器件购置工作中,我常常陷入不知器件库存余量以及存放位置的困境;同时,我留意到同学们在寻找时也耗时耗力,面临困扰。意识到这些问题后,我深知有必要优化小程序,以解决这一长期存在的痛点。
在小程序开发过程中,难题一个接着一个向我们袭来。一开始设计时就遇到了UI风格统一的难题。我们反复研究小程序的设计范式,终于让新页面的UI风格能与旧有风格完美融合。后来考虑如何呈现器件位置时也让我们绞尽脑汁。众多的呈现方式都有独特之处,我们反复比较、权衡,就像在众多珠宝中挑选最璀璨的那颗。最终,我们采用了图形化网格方式,它能形象地展示出器件的具体位置,可以为同学们节省大量时间。接下来在表述器件数量时,我们又陷入了迷茫:究竟哪种方式才是最好的呢?经过一番深入的思量,我们决定采用让用户反馈,再由管理者核查修改的模式,如此便能准确地传达器件数量的信息。
尽管困难很多,但我们没有退缩,靠着坚持和团队智慧,一步步地把小程序开发工作向前推进。在小程序的开发进程中,学院给予了全方位的积极支持。王福勋、张瑶等老师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不仅提供了实验室器件清单等相关资料,还提出诸多极具建设性的功能优化建议。在这些宝贵支持下,开发团队得以高效地将器件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数据的智能化管理。一次次解决难题的体验让我深刻认识到,困难并不可怕,需要的是面对困难、勇于挑战的勇气和决心。

测试结束后已到中午,阳光正盛。我们决定一起去附近的小餐馆庆祝一下。踏入餐馆,大家脸上洋溢着藏不住的喜悦,那是历经艰辛后收获成功的畅快。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这段时间的酸甜苦辣,欢声笑语在餐馆里回荡。
这次实践不仅让我们在技术上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更让我们学会了团队合作、勇于创新和坚持到底,伴我们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