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八点,迎着清晨第一缕阳光,踏入褪去冬装、春意渐浓的校园,楼宇之间几簇芳卉,正点染着这幅生动绚丽的春日画卷。转眼间,我在学校信访岗位锻炼已经过去两个月的时间,当我将这段时间的经历整理成一条条经验帖时,恍然意识到在总值班室的“体验卡”到期,接力棒要正式交给下一批接续奋斗的伙伴们了。
“值班无小事,岗位即站位”,这是我对总值班室这个岗位的初印象。作为校园管理系统24小时不停转的枢纽站,总值班室承担着信息枢纽、应急指挥、服务窗口等核心职能,是面向校内师生和社会公众的学校“窗口”之一,其作用尤为关键。回望这段宝贵的经历,我从中成长收获颇多。
首先是以“登高望远”的站位淬炼政治意识,增强大局意识。这段时间的工作,让我逐渐能够立足一校三地的宏观视角看待全校各项工作、思考并解决问题,从局限于医学学生工作领域的“单点视角”,转变为关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协同发展的“全局思维”,更加熟悉各部门工作,融合推进全员全域全链条协同育人工作开展。
其次是以“庖丁解牛”的精度打磨业务能力,锤炼实干本领。信访岗位的锻炼,有助于我们的协调能力多维拓展、沟通能力显著提升、应变能力持续增强,根据事情轻重缓急协调完成多项工作,面对涉及学校师生等各类情况反映时及时反馈并妥善处理。
最后是以“全景扫描”的维度开拓工作视野,明晰奋斗方向。我认识到,在医学生管理服务上,要加大关心关爱力度,用心用情为学生排忧解难,精准滴灌、靶向发力,及时了解学生诉求,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学业就业指导,探索AI赋能思政新路径,打造学生喜爱的精品活动品牌,营造“学在山大,快乐成长”的浓厚氛围;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上,要强化应急处置、沟通表达等能力培训,让辅导员在“学生—社会”的沟通过程中,既能当好破解“校园话语体系”与“社会运行规则”沟通难题的解码者,又要成为守护学生在社会化进程中健康成长的摆渡人。
学校党委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青年干部培养。今年的春季学期工作会提出,加大干部岗位交流和校内外挂职锻炼力度。学校相关的指示和举措,极大鼓舞着我们。
春风日暖,启赴新程。回归原岗位,我将用好在信访岗位锻炼期间的所学所感所获,稳扎稳打、求真务实,勇担使命、敢闯敢创,努力培养具有齐鲁医学精神、能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新时代医学栋梁之才,奋力书写立德树人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