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半岛真人(中国)官方网站 > 正文

教职工

“蛟龙号”南海冷泉区下潜任务参加者 高振会

高振会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6日 20:40 点击次数:

南海的晨曦映照着“蛟龙号”,微风带着海洋特有的湿润气息,轻轻拂过脸颊。我站在岸边,目光投向探访的神秘世界——南海海马冷泉区。周末,我们起航离开了码头,一天之后,我随“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入1580米深的海底,亲身探究这片隐藏在深海中的独特生态系统。

此次深潜任务,肩负着冷泉区生态系统损害调查的使命。冷泉区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深海环境,海底渗漏的甲烷、硫化物等物质孕育着一套独特的生态系统,这里不仅是研究深海生命适应极端环境的重要窗口,更是环境法医学研究深海生态损害、污染溯源和生态修复的重要数据来源。

随着指令下达,蛟龙号缓缓下沉,光线逐渐减弱,海水的颜色从透亮的蔚蓝渐渐变为深邃的墨黑。耳边只有潜水器微微的机械声与海水流动的回响,仿佛整个世界都进入了一种静谧的状态。500米、800米、1200米……当我们进入深海冷泉区时,仪表显示已经接近1580米的目标深度。透过仪器,我看到了一片神秘的海底景观——冷泉流体缓缓渗出,形成一片乳白色的沉积物区,散发着来自地球深处的能量。而在冷泉周围,各种特殊的深海生物在极端环境中顽强生存,构成了独特的冷泉生态系统。

这些冷泉生物的生长状态、骨骼与软组织中所积累的微量元素、稳定同位素和重金属,不仅记录了冷泉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也成为环境法医学研究深海生态损害与污染溯源的重要“证据”。这些微小的变化,可能蕴藏着深海环境变化的真实痕迹。

机械臂精准伸展,缓缓从冷泉区采集到冷泉沉积物、微生物样本、贻贝软组织以及冷泉流体等珍贵样品。这些样本将成为研究冷泉生态系统演变、环境污染溯源、以及冷泉生态损害修复的宝贵资料。这些采集到的样本,不仅为冷泉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特征提供了第一手数据,更是为环境法医学研究带回了深海生态环境变化的“物证”。每一份沉积物、每一滴冷泉流体,都可能隐藏着人类活动对深海生态系统影响的“真相”。

在这片神秘的深海世界中,我陷入了深思。冷泉生态系统是深海极端环境中的“生命绿洲”,但它们也极为脆弱,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环境法医学的核心使命,正是要通过科学手段解析这些生态系统的变化痕迹,寻找污染源头、评估生态损害程度,并为生态修复和法律追责提供科学依据。

当“蛟龙号”缓缓上浮,周围逐渐明亮时,我的内心充满了新的使命感。从三江源的高原生态系统到南海冷泉区的深海极端环境,我们正在逐步揭开不同生态系统损害机制的奥秘,为环境法医学提供跨维度、多领域的研究视角。环境法医学不仅要面对陆地的环境污染,更要深入海洋、冷泉乃至极端生态环境中,揭示人类活动对自然系统的深层影响,守护生态正义,捍卫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生。

今天,我已圆满完成南海海马冷泉区下潜任务归来。这次深潜不仅让我亲眼见证了冷泉生态系统的奇迹,更让我坚定了继续探索极端环境下生态系统变化机制的信念。未来,我们的脚步将继续前行,去解读更多来自深海的“证词”,为保护地球生态系统贡献更多科学力量。


【供稿单位:生态环境损害鉴定研究院    作者:院长 高振会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谢婷婷 霍文卓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版权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